
英俊之士。《新唐書·裴度傳》:“ 度 以時多故,宜延天下髦英咨籌策,乃建請還第與士大夫相見,詔可。” 宋 梅堯臣 《韓欽聖問西洛牡丹之盛》詩:“ 淮 山邃秀付草樹,不産髦英産佳卉。”
“髦英”是一個漢語成語,讀作máo yīng,主要用于形容才華出衆、能力超群的人。以下是詳細解析:
“髦”原指古代幼兒垂在額前的短發,後引申為“時尚、傑出”之意;“英”則指“才華、精英”。組合後,“髦英”強調兼具外在風度與内在才智的卓越人物,常用于書面或文學語境中表達對傑出人才的贊賞。
文獻記載
現代應用
該詞多用于正式場合或文學創作,如稱贊某領域(如科技、文化)的頂尖人才,或描述曆史人物的傑出才能。
若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新唐書》或宋代詩詞集等古籍。
《髦英》(máo yīng)是一個漢語詞語,用來形容人或事物時尚、時髦、有品味。它通常用來形容那些追求潮流、注重時尚的人,或者指那些具有獨特個性和品味的事物。
《髦英》一詞的拆分部首是“髟”和“⺕”,其中“髟”作為頭飾的發絲,它所代表的意思與美發有關,而“⺕”則表明了這個詞的發音。根據拆分部首及筆畫的組合,可以得到“16321”的筆畫順序。
《髦英》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晚,它出現在1934年的鄭振铎先生的古代小說《凡骨靈》中。不過,這個詞在當時主要以口頭語的形式流行,直到後來才被收錄入字典。此外,用于繁體字的形式是「髦英」。
在古時候,表達“髦英”的漢字方式可能不太一樣。以《辭海》為例,它展示了一種古代字體的寫法:“髦 - 㸿, ⺢, 頁” ;“英 - ⺡, 卬”。這種古代字體的書寫相對繁瑣,與現在使用的标準字體有所區别。
以下是一些使用《髦英》這個詞的示例句子:
1. 她總是穿着時髦的衣服,真是個髦英。
2. 這家咖啡店的裝修真是髦英,每個角落都充滿了藝術氣息。
3. 他是一位髦英設計師,他的作品總是引領時尚潮流。
組詞:潮髦、時髦、髦豔。
近義詞:時尚、 fashionable、潮流。
反義詞:陳舊、過時、不時髦。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