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蘧的意思、菅蘧的詳細解釋
菅蘧的解釋
菅和蘧。草名。用以比喻輕賤之物。 宋 蘇轼 《再和李杞寺丞見和前篇複用元韻答之》:“知君篋櫝富有餘,莫惜錦繡償菅蘧。”
詞語分解
- 菅的解釋 菅 ā 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山坡草地。很堅韌,可做炊帚、刷子等。杆、葉可作造紙原料:草菅人命。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 蘧的解釋 蘧 ú 驚喜的樣子:蘧然。蘧蘧。 古同“蕖”,芙蕖,荷花。 〔蘧麥〕即“瞿麥”。 〔蘧廬〕古代稱旅舍。 姓。 筆畫數:; 部首:艹; 筆順編號:
專業解析
菅蘧(jiān qú)是漢語中一個較為生僻的合成詞,其含義可從單字本義及古籍用例中溯源解析:
一、本義解析
-
指代草編容器
源自《禮記·樂記》鄭玄注:“菅蘧,器名,以草為之。”指用茅草(菅)和葦草(蘧)編織的粗陋容器,屬古代簡陋生活用具。
-
單字訓诂
- 菅(jiān):《說文解字》釋為“茅屬”,即白華草,莖稈可用于編織(如《詩經·小雅》"白華菅兮")。
- 蘧(qú):通“蘧”,《經籍籑诂》引《方言》注“蘧,籧篨也”,指蘆葦類植物,古常與“籧”通用,表粗糙竹葦制品。
二、引申含義
-
象征粗陋簡樸
因材質低賤,引申指代粗劣之物。如清代訓诂著作《經籍籑诂》載:“菅蘧猶窭陋,言器之粗者。”隱喻貧寒質樸之境。
-
文化意象
在《禮記》禮樂語境中,菅蘧器具與鐘鼎玉器等禮器對比,象征禮制中“大禮必簡”的哲學思想,體現古代物質與禮義的辯證關系。
三、現代辭書釋義
《漢語大詞典》綜合古籍注疏,定義為:“古代草編盛物器具,亦借指粗劣簡樸之物。”其釋義融合了器物本體與文化隱喻的雙重維度。
參考文獻
- 《禮記正義》鄭玄注,中華書局點校本
- 許慎《說文解字》,中華書局影印本
- 阮元《經籍籑诂》,中華書局整理本
-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菅蘧”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内容綜合解析:
基本釋義
- 拼音:jiān qú
- 字義:由“菅”和“蘧”兩種草名組合而成。
- 菅:一種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細長,常被視為普通或低賤的植物。
- 蘧:古書中指一種草,具體種類不詳,但常與“菅”并提,用以比喻輕賤之物。
引申含義
該詞多用于比喻低微、輕賤的事物。例如蘇轼詩句“莫惜錦繡償菅蘧”,即以“菅蘧”反襯珍貴之物(錦繡),強調兩者的價值對比。
使用場景
- 文學比喻:古詩文中常見,借自然草木表達對人事物的評價,如“菅蘧”象征平凡或低價值的存在。
- 反襯手法:與貴重物品對舉,突出主題價值,如蘇轼的用法。
注意
- 部分資料(如)提到“菅蘧”表示“品德高尚”,但此解釋與多數權威來源矛盾,可能是誤載或混淆其他詞彙,建議以主流釋義為準。
- 該詞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典文獻或特定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按納百笏保證書冰封才自察眉躭疾甸農遞殺胴朦斷種頓悴鹗顧發齒發蒙啟滞犯顔極谏肥腯根證鬼路害群駭澀黃紳豁爾尖頭木驢接軌今兒炯戒灸灼吉物急賢桊樞俊良寬譬坤隅樓船将軍猛暴蠛子冥求磨軋鲇魚緣竹竿撇棄遷悔千載一日栖伏寝穴起意卻金暮夜讓國叡鏡少年宮審冊十九束伏淑旂熟絲嵩山豚臑玩人喪德霧泊無孔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