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冒寒的意思、冒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冒寒的解釋

(1).冒着寒冷。《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子夜四時歌冬歌二》:“塗澀無人行,冒寒往相覓。” 唐 耿湋 《早朝》詩:“冒寒人語少,乘月燭來稀。” 宋 梅堯臣 《送子華》詩:“冒寒躍馬來,且言行有期。”

(2).着涼,受寒。 清 褚人穫 《堅瓠五集·藍尾酒》:“嫗自外挈酒壺至曰:‘以君冒寒,且進一杯。’” 蘇曼殊 《碎簪記》:“ 莊湜 面色頓白,身顫如冒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冒寒是漢語複合詞,由“冒”(頂着、不顧)和“寒”(寒冷)組合而成,其核心含義指身體暴露在寒冷環境中或因此受涼。具體釋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指身體遭受寒冷侵襲,常因未注意保暖或突然接觸冷空氣、冷水等引起。

示例:

“他冒寒外出,不慎染上風寒。”

此用法強調受涼的過程或狀态,屬常見口語表達。


二、中醫術語延伸

在中醫理論中,“冒寒”特指外感寒邪的輕症,症狀較“傷寒”輕微,如畏寒、鼻塞、頭痛等,尚未深入經絡髒腑。

典籍依據:

清代《幼幼集成·卷二》載:“小兒冒寒,症見涕清、身熱不甚……”

⚠️ 注:中醫診斷需專業辨證,此處僅作詞義說明。


三、文學與典故中的引申

古籍中“冒寒”亦含不避嚴寒、堅持行動的褒義,體現意志力。

文獻例證:

《漢書·王褒傳》有“士卒冒寒戍邊”之句,贊軍士不畏艱苦。

宋代詩詞多見“冒寒采藥”“冒寒垂釣”等,突出人物堅韌品格。


四、相關文化意象

“冒寒啼”為古時民間說法,指嬰兒因受涼夜啼,見于《本草綱目·卷四十八》,反映古人育兒經驗。


權威參考來源:

  1. 《漢語大詞典》(漢典網)

    “冒寒”詞條(釋義及書證)

  2. 《中醫大辭典》(人民衛生出版社)

    中醫術語定義(ISBN:9787117327266)

  3.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基礎釋義與用法标注(P.912)

  4. 《幼幼集成》·清·陳複正

    中醫兒科典籍(卷三·感冒門)

網絡擴展解釋

“冒寒”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冒着寒冷

指主動在寒冷環境中行動或勞作。例如:

  1. 唐代耿湋《早朝》詩:“冒寒人語少,乘月燭來稀”,描述寒冷清晨上朝的情景。
  2. 宋代梅堯臣《送子華》詩:“冒寒躍馬來,且言行有期”,體現不畏嚴寒策馬趕路的狀态。

二、着涼、受寒

指因外界寒冷導緻身體不適。例如:

  1. 清代褚人穫《堅瓠五集》中記載,友人因“冒寒”被勸飲酒暖身。
  2. 蘇曼殊《碎簪記》描寫角色“身顫如冒寒”,表現受寒後的生理反應。

“冒寒”既可表示主動承受寒冷(如古詩中的場景),也可表示被動受涼(如文獻中的疾病描述)。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判斷。更多例句可參考漢典、古詩集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白無瑕闆人般運寶愛崩殂筆摩觇觑宸廑蹴履代雁倒放抵角戲反經合義風塵之會覆函格格不入估逼黑凜凜黃色回纥甲騎家至人說譏調劫後灰吉蠲精讨金葩屦舄尻駕可身誇世括地皮遼窅淩波蠻纥恒麪碼兒面柔譊譊诮薄悄然青刍青霄路侵傷确查人財兩空潸然淚下設端沈思熟慮石杠拴縛速帖棠谿同歸于盡秃顱橐橐纨褲膏粱違舊吳阊鄉下枭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