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冒寒的意思、冒寒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冒寒的解释

(1).冒着寒冷。《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一·子夜四时歌冬歌二》:“涂涩无人行,冒寒往相觅。” 唐 耿湋 《早朝》诗:“冒寒人语少,乘月烛来稀。” 宋 梅尧臣 《送子华》诗:“冒寒跃马来,且言行有期。”

(2).着凉,受寒。 清 褚人穫 《坚瓠五集·蓝尾酒》:“嫗自外挈酒壶至曰:‘以君冒寒,且进一杯。’” 苏曼殊 《碎簪记》:“ 庄湜 面色顿白,身颤如冒寒。”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冒寒是汉语复合词,由“冒”(顶着、不顾)和“寒”(寒冷)组合而成,其核心含义指身体暴露在寒冷环境中或因此受凉。具体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指身体遭受寒冷侵袭,常因未注意保暖或突然接触冷空气、冷水等引起。

示例:

“他冒寒外出,不慎染上风寒。”

此用法强调受凉的过程或状态,属常见口语表达。


二、中医术语延伸

在中医理论中,“冒寒”特指外感寒邪的轻症,症状较“伤寒”轻微,如畏寒、鼻塞、头痛等,尚未深入经络脏腑。

典籍依据:

清代《幼幼集成·卷二》载:“小儿冒寒,症见涕清、身热不甚……”

⚠️ 注:中医诊断需专业辨证,此处仅作词义说明。


三、文学与典故中的引申

古籍中“冒寒”亦含不避严寒、坚持行动的褒义,体现意志力。

文献例证:

《汉书·王褒传》有“士卒冒寒戍边”之句,赞军士不畏艰苦。

宋代诗词多见“冒寒采药”“冒寒垂钓”等,突出人物坚韧品格。


四、相关文化意象

“冒寒啼”为古时民间说法,指婴儿因受凉夜啼,见于《本草纲目·卷四十八》,反映古人育儿经验。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典网)

    “冒寒”词条(释义及书证)

  2. 《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术语定义(ISBN:9787117327266)

  3.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基础释义与用法标注(P.912)

  4. 《幼幼集成》·清·陈复正

    中医儿科典籍(卷三·感冒门)

网络扩展解释

“冒寒”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一、冒着寒冷

指主动在寒冷环境中行动或劳作。例如:

  1. 唐代耿湋《早朝》诗:“冒寒人语少,乘月烛来稀”,描述寒冷清晨上朝的情景。
  2. 宋代梅尧臣《送子华》诗:“冒寒跃马来,且言行有期”,体现不畏严寒策马赶路的状态。

二、着凉、受寒

指因外界寒冷导致身体不适。例如:

  1. 清代褚人穫《坚瓠五集》中记载,友人因“冒寒”被劝饮酒暖身。
  2. 苏曼殊《碎簪记》描写角色“身颤如冒寒”,表现受寒后的生理反应。

“冒寒”既可表示主动承受寒冷(如古诗中的场景),也可表示被动受凉(如文献中的疾病描述)。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更多例句可参考汉典、古诗集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阿旨顺情败露白牡布行差操成例充好撮囊垫洳动心动眼神经風豪凤乐风枝哥伦布贡喜挂壁官食河南梆子黄孙涧饮贾资羁迟介绍襟裾极势酒过拘礼喟喟连刑龙种陆通芒刺麋侯靡他目兵亩制凝科泥炭漰奔前军鬿雀企予群起攻之三牧沙渚世胶石南收臧舜韶堂哉皇哉塌心天崩地塌天葩完人香盒县公主小明蟹断膝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