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棠谿的意思、棠谿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棠谿的解釋

亦作“ 棠溪 ”。1. 春秋 楚 地名。 戰國 時屬 韓 。故址在今 河南 遂平縣 西北。出利劍。《戰國策·韓策一》:“ 韓 卒之劍戟,皆出於 冥山 、 棠谿 、 墨陽 、 合伯膊 。” 清 李鬥 《揚州畫舫錄·草河錄上》:“所幸者 杜君卿 典标八目,偶存 棠溪 之碎金; 于志寧 志貫五朝,間具 崑山 之片玉。”

2.古代一種名貴的寶劍。因出 棠溪 ,故稱。 漢 劉向 《九歎·怨思》:“執棠谿以刜蓬兮,秉幹将以割肉。” 漢 王充 《論衡·率性》:“世稱利劍有千金之價。棠谿、魚腸之屬,龍泉、太阿之輩,其本鋌,山中之恒鐵也,冶工鍛煉,成為銛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棠谿”(簡體作“棠溪”)是中國古代對名劍的稱謂,其含義及背景可概括如下:

  1. 名稱來源
    因戰國時期棠溪地區(今河南省舞陽縣西南)盛産利劍而得名。該地以冶鐵鑄劍技術聞名,故劍以地名冠之。

  2. 文獻記載

    • 《楚辭·九歎·怨思》提到“執棠溪以刜蓬兮”,表明其作為武器的鋒利特性。
    • 南朝劉勰在《新論》中稱“棠溪之劍,天下之铦也”,其中“铦”即指劍的銳利,後也代指劍本身。
  3. 曆史地位
    棠谿劍與“幹将”等名劍并列,是戰國時期兵器制造水平的代表,反映當時冶鐵技術的高度發展及尚武文化。

網絡擴展解釋二

《棠谿》這個詞的意思

《棠谿》這個詞可以指代《書經·文王之書·大傳》中的一處地名,也可以引申為美麗而富有詩意的山谷。

拆分部首和筆畫

《棠谿》這個詞的部首是木字旁,拆分成木、水、谷三個部分。它由19個筆畫組成。

來源

《棠谿》這個詞來自于《詩經》,出自《書經·文王之書·大傳》。在詩經中,棠谿被描繪成一個優美而宜人的山谷景象。

繁體

《棠谿》的繁體字為《棠谿》。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會有一些變動。《棠谿》這個詞在古代可以寫作「棠溪」。

例句

1. 指間弄玉,駕曲弄,中山有山,谿有谿。
2. 欲結清明,湛澈如谿。

組詞

1. 棠園:指棠樹種植的園地。
2. 谿谷:指山區形成的溪谷地貌。

近義詞

1. 溪谷:指山水交錯形成的谷地。
2. 山谷:指兩座山之間的地勢低窪的地帶。

反義詞

高山:指海拔較高的山地。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