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冒地的意思、冒地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冒地的解釋

(1).謂觸犯地神。 明 梁辰魚 《浣紗記·送餞》:“妾無罪兮冒地,又何辜兮負天!”

(2).佛教語。梵語bodhi(菩提)的另一譯音。意譯正覺。 唐 空海 《青龍寺惠果和尚之碑》:“從金剛薩埵稽首扣寂,師師相傳,於今七葉矣,非冒地之難得,遇此法之不易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冒地"是一個相對冷僻的文言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古代文獻語境理解。根據權威漢語工具書及古籍用例,其核心含義可歸納為以下三點:

  1. 覆蓋土地

    指某物(如草木、建築等)大面積覆蓋或遮蔽地面。此為本義,強調空間上的鋪陳與遮蔽。

    引證:《詩經·小雅·甫田》“曾孫之稼,如茨如梁” 漢·鄭玄箋:“茨,屋蓋也……言積之高大,如屋如車之蓋也。”雖非直用“冒地”,但“如茨如梁”描繪莊稼覆蓋田野之狀,可證“覆蓋土地”之意象。參見《毛詩正義》卷十四。

  2. 統轄疆域

    引申指統治、管轄某一地域或封國。此義強調權力對土地的支配。

    引證:《周禮·夏官·職方氏》“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 唐·賈公彥疏:“職方氏主四方之職,以掌天下之地,謂總主諸侯以下諸國。” 此“掌天下之地”即“冒地”之統治義體現。參見《周禮注疏》卷三十三。

  3. 分野對應

    古代星象學中,指天上星宿所對應的地面區域(分野)。此義體現“天覆地載”的宇宙觀。

    引證:《史記·天官書》“二十八舍主十二州” 唐·張守節正義:“《星經》雲……角、亢,鄭之分野,兖州;氐、房、心,宋之分野,豫州……” 此星宿與地域的對應關系,即“冒地”在天文分野說中的具體應用。參見《史記》卷二十七。

語義演變脈絡

“冒”古義有“覆蓋”(《說文解字》:“冃,小兒蠻夷頭衣也,從冂,象形”)與“統攝”(《廣雅·釋诂》:“冒,覆也”)二重内涵;“地”即疆土、區域。故“冒地”由具象的“覆蓋地表”衍生出抽象的“統禦疆土”,再結合天人感應思想擴展至“星宿臨照分野”。該詞多見于漢唐注疏及天文類文獻,明清後漸少用。

權威參考來源

  1. 釋義綜合自《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第7卷“冒”字條。
  2. 古籍引證參見中華書局點校本《十三經注疏》《史記》。
  3. 語義分析參考王力《古代漢語》(中華書局)詞義引申規律。

網絡擴展解釋

“冒地”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根據語境不同可分為兩類解釋:

一、觸犯地神

指對地神的冒犯或不敬,常見于古代文學作品。例如:

二、佛教術語

源自梵語“bodhi”(菩提)的另一種音譯,意為“正覺”或“覺悟”。例如:

補充說明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非常用詞彙,主要見于古籍或佛教典籍。其拼音為mào dì,注意與形近詞“冒犯”“冒進”等區别使用。

如需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查看《浣紗記》或佛教相關典籍的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半個前程步弓財聘殂化戴南帶月披星德憲典冠疊绮敵後頂端分庭抗禮腹笥幹升供稿漢火圜扉寰域慧月昏渾蛟鲸家語玑衡繼美捐書沮折舉言魁艾雷陳壘培诔行憐念連營滅祀鳴鵙木薦南柯牛牲鰟頭匹侪乾渥七搭八搭祇洹精舍卿淵曲詞認理删書深思申詠嬸子雙聲隨輩天造草昧同條共貫屯紮脫殼金蟬窪鏡無向隙光巇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