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漫書的意思、漫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漫書的解釋

隨意書寫。 明 馮夢龍 《智囊補·察智·周文襄》:“一日某縣民告糧船江行失風,公詰其失船為某日,午前午後。東風西風。其人所對參錯,公案籍以質,其人驚服,始知公之自記,非漫書也。” 魯迅 《且介亭雜文二集·漫談“漫畫”》:“漫畫是Karikatur的譯名,那‘漫’,并不是 中國 舊日的文人學士之所謂‘漫題’‘漫書’的‘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漫書"是漢語中一個兼具書法藝術與文學意境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個維度解析:

一、書寫形态的意象化表達 《漢語大詞典》指出"漫"字本義為水流無際,引申為不受拘束、隨意流淌的狀态。在書法語境中,"漫書"指運筆時突破傳統章法,通過率性自然的筆觸表達情感,如宋代米芾行書中常見的連綿筆勢。這種書寫方式強調"無意于佳乃佳"的創作理念,與唐代張懷瓘《書斷》所述"神采為上,形質次之"的審美觀一脈相承。

二、文獻載體的特殊形制 在古籍版本學範疇,《古籍修複技術規範》記載"漫書"特指古代經卷裝幀中出現的補寫文本,常見于敦煌遺書的殘卷修複處。這類文字多采用與原卷相似的筆法,在接裱處延續文本内容,具有文獻修複與藝術再創作的雙重屬性。

三、文學創作的修辭手法 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釋"漫"為"水之曼延",引申為思維的自由發散。文人常以"漫書"為題創作隨筆雜記,如明代袁宏道《瓶史·漫書》即以散淡筆法記錄生活瑣事。這種文體強調即興記錄與思想漫遊的結合,與西方文學中的"意識流"寫作形成跨文化呼應。

網絡擴展解釋

“漫書”一詞在不同語境下有多種解釋,具體含義需結合背景理解:

一、傳統含義(文學與日常用法)

  1. 隨意書寫
    指不受拘束、自由隨性的書寫方式。如明代馮夢龍《智囊補》提到官員記錄案件并非“漫書”,強調嚴謹性;魯迅則用該詞區分傳統文人的“漫題”“漫書”與西方漫畫(Karikatur)的概念差異。

  2. 字義分解

    • 漫:本義為水溢出,引申為“無約束、散漫”(如“散漫”“漫談”),或“遍布、充滿”(如“漫山遍野”)。
    • 書:指書寫或書籍,如“書法”“書刊”。

二、現代藝術形式

漫書藝術
由藝術家王麒誠開創,融合漫畫與書法,通過創意手法将兩種藝術結合,形成獨特的視覺表達。其作品以強烈的藝術美感受到海内外關注,并多次舉辦個展。

三、其他引申含義

“漫書”既可指傳統文學中的自由書寫方式,也可指現代藝術中的創新形式。具體理解需根據上下文判斷,避免混淆不同場景下的語義差異。

别人正在浏覽...

薆昧白漠暴漲卞隨吃死飯除數詞言從食單稱判斷達斡爾語帝所敵衆我寡反種鳳液概複亘古奇聞供課光車駿馬胍肫寒熱浩酒好異洪淵後稷黃秀回遟鹘人謇博監造較辂交政迥途揪枰究物開始可則口輕撂過手龍蝦鲈鯉旄氈眉頭一放,計上心來民軍煗老盆缻辟名頗黎丘園取美紗帽生墒溝時景收攏停那退讓荼棘委實文徽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