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漫书的意思、漫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漫书的解释

随意书写。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察智·周文襄》:“一日某县民告粮船江行失风,公詰其失船为某日,午前午后。东风西风。其人所对参错,公案籍以质,其人惊服,始知公之自记,非漫书也。”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漫谈“漫画”》:“漫画是Karikatur的译名,那‘漫’,并不是 中国 旧日的文人学士之所谓‘漫题’‘漫书’的‘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漫书"是汉语中一个兼具书法艺术与文学意境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书写形态的意象化表达 《汉语大词典》指出"漫"字本义为水流无际,引申为不受拘束、随意流淌的状态。在书法语境中,"漫书"指运笔时突破传统章法,通过率性自然的笔触表达情感,如宋代米芾行书中常见的连绵笔势。这种书写方式强调"无意于佳乃佳"的创作理念,与唐代张怀瓘《书断》所述"神采为上,形质次之"的审美观一脉相承。

二、文献载体的特殊形制 在古籍版本学范畴,《古籍修复技术规范》记载"漫书"特指古代经卷装帧中出现的补写文本,常见于敦煌遗书的残卷修复处。这类文字多采用与原卷相似的笔法,在接裱处延续文本内容,具有文献修复与艺术再创作的双重属性。

三、文学创作的修辞手法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漫"为"水之曼延",引申为思维的自由发散。文人常以"漫书"为题创作随笔杂记,如明代袁宏道《瓶史·漫书》即以散淡笔法记录生活琐事。这种文体强调即兴记录与思想漫游的结合,与西方文学中的"意识流"写作形成跨文化呼应。

网络扩展解释

“漫书”一词在不同语境下有多种解释,具体含义需结合背景理解:

一、传统含义(文学与日常用法)

  1. 随意书写
    指不受拘束、自由随性的书写方式。如明代冯梦龙《智囊补》提到官员记录案件并非“漫书”,强调严谨性;鲁迅则用该词区分传统文人的“漫题”“漫书”与西方漫画(Karikatur)的概念差异。

  2. 字义分解

    • 漫:本义为水溢出,引申为“无约束、散漫”(如“散漫”“漫谈”),或“遍布、充满”(如“漫山遍野”)。
    • 书:指书写或书籍,如“书法”“书刊”。

二、现代艺术形式

漫书艺术
由艺术家王麒诚开创,融合漫画与书法,通过创意手法将两种艺术结合,形成独特的视觉表达。其作品以强烈的艺术美感受到海内外关注,并多次举办个展。

三、其他引申含义

“漫书”既可指传统文学中的自由书写方式,也可指现代艺术中的创新形式。具体理解需根据上下文判断,避免混淆不同场景下的语义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哀感中年鞭长驾远蔽晦帛叠砵头宸明错辅大闺女当路君弹议登济靛蓝彫饰鼎立樊乱風牛馬不相及高射炮刮具鼓点含真客回樯婚姻监印解祠荆关金箱军令开弓没有回头箭空喉窟窦阔少老扎理王瞑光牌座跑表彭蠡骠信品尝官颇险迁报牄牄凄惶轻煗骑射榕树山足社稷器审人贳过司官宿贵调理晚岁诬伪纤婉消泄细概习见心不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