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從食的意思、從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從食的解釋

(1).配享。《後漢書·祭祀志上》:“ 泰山 雖已從食於柴祭,今親升告功,宜有禮祭。”

(2).跟隨着吃食。 漢 焦贛 《易林·巽之遁》:“三雞啄粟,十雛從食。”

(3).猶言副食。指小食、點心等食品。 宋 吳自牧 《夢粱錄·葷素從食店》:“更有專賣素點心從食店,如豐糖糕、乳糕、栗糕……七寶包兒等點心。”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州橋夜市》:“ 梅 家、 鹿 家鵝鴨雞兔,肚肺鱔魚,包子雞皮,腰腎雞碎,每箇不過十五文。 曹家 從食。” 宋 周密 《武林舊事·蒸作從食》:“諸色包子、諸色角兒、諸色果實、諸色從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從食”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核心釋義

  1. 配享(祭祀禮儀)
    指在祭祀儀式中作為配祭對象,與主祭品一同供奉。例如《後漢書·祭祀志》提到泰山“從食于柴祭”,即泰山作為配享對象參與祭祀儀式。

  2. 跟隨着吃食
    描述隨從或依附者跟隨主位者進食的行為。如漢代《易林·巽之遁》中“十雛從食”,描繪小雞跟隨母雞啄食的場景。

  3. 副食、點心類食品(宋代後常見)
    宋代文獻《夢粱錄》提到“葷素從食店”,指售賣包子、糕點等小食的店鋪。此義項強調非主食的輔助性食物。


二、語義發展與用例


三、引用典籍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詞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從食》這個詞是什麼意思:在漢語中,“從食”是一個常見的成語,意思是跟隨别人吃飯或吃剩餘的食物。它表達了服從、順從和依附他人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成語“從食”由兩個漢字組成。其中,“從”的部首是從字底部的“人”字,“食”的部首是食物。整個成語共有9個筆畫。 來源:成語“從食”來源于古代中國的社會禮儀和封建等級制度。在古代,飯食是社交、禮儀和地位的重要方面,每個人都有明确的身份和等級,較低的地位需要侍奉和服從較高的地位。因此,“從食”成為描述服從、依附和順從的成語。 繁體:成語“從食”的繁體字為「從食」。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的漢字書寫中,成語“從食”使用的是古代的字形和字體,與現代簡化字有所不同。例如,“從”的古代字形類似于現代字形的「從」,而“食”的古代字形類似于現代字形的「食」。 例句:他過去是個大官,現在隻能從食了。 組詞:從容、從善如流、從容不迫 近義詞:附和、跟隨、追隨 反義詞:獨立、自主、堅持 希望以上回答能符合您的要求,有任何問題請隨時詢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