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課的意思、供課的詳細解釋
供課的解釋
(1). 宋 代科舉考試方式之一。 宋 趙昇 《朝野類要·舉業》:“供課:州縣學生分旬習試三場,各給冊子供呈。上庠亦然。”
(2).學習課業。 宋 陸遊 《晚春感事》詩:“稚子日長供課早,故人官達寄書稀。”
詞語分解
- 供的解釋 供 ō 準備着東西給需要的人應用:供給(?)。供求。供應。供需。供銷。提供。供不應求。 求 供 ò 奉獻:供養。供獻。供奉。供佛。供職。 祭祀用的東西:供桌。供品。供果。上供。 被審問時在法庭上述說
- 課的解釋 課 (課) è 教學上的一個階段:上課。課時。課間。曠課。授課。課餘活動。 教學的科目:課程。課表。基礎課。專業課。課本。課文。 教書講學或攻讀學習:課徒。課讀。 古代的一種賦稅:國課。完糧交課。 使
網絡擴展解釋
“供課”是一個漢語詞語,主要有以下兩層含義:
1.宋代科舉考試方式之一
- 指宋代州縣學生和國子監學生定期參加的考試制度。具體形式為每旬進行一次考試,共試三場(可能涉及不同科目),考試結果需記錄成冊并呈交上級審核。例如,宋代趙昇在《朝野類要·舉業》中記載:“供課:州縣學生分旬習試三場,各給冊子供呈。上庠亦然。”
2.學習課業
- 泛指日常的課業學習,尤其用于描述孩童或學子的學習狀态。如南宋陸遊在《晚春感事》詩中寫道:“稚子日長供課早,故人官達寄書稀”,這裡“供課”即指孩童每日早起完成學業。
補充說明
- 現代用法:在部分語境中,“供課”也可引申為提供課程或教學資源(如提到“為學員提供課程”),但這一用法較罕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 發音與注音:拼音為“gòng kè”,注音為“ㄍㄨㄥˋ ㄎㄜˋ”。
如需進一步考證具體文獻或曆史背景,可參考《朝野類要》《陸遊詩集》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供課
“供課”一詞是由“供”和“課”兩個字組合而成的。其中,“供”字的拆分部首為“亻”(人), 筆畫為2;“課”字的拆分部首為“讠”(言),筆畫為7。
來源與繁體
“供課”一詞源自于中文,是一個漢字詞語。在繁體中文中, "供"字仍然保持原來的形狀和形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供”字的形狀與現代相同,都是由兩筆組成。而“課”字的古代寫法略有不同,由“曰”和“言”兩部分組成。
例句
1. 師父今天依然按時供課。
2. 這門課是學生們必須供課的科目。
組詞
- 供職
- 父母供養
- 供奉
- 供不應求
近義詞
- 授課
- 給課
- 講課
反義詞
- 收課
- 學課
- 請課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