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古代低級官員所服用的綠色官服和槐木手版。 宋 陸遊 《賽神曲》:“擊鼓坎坎,吹笙嗚嗚。緑袍槐簡立老巫,紅衫繡裙舞小姑。”《三國志平話》卷上:“至來日天曉,元帥來請 劉備 :‘表章已奏了帝也,功勞全是你也。’分付緑袍槐簡,來日朝門外聽聖旨。”
“緑袍槐簡”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低級官員的服飾與器物,具體含義如下:
“緑袍槐簡”是古代官制文化的縮影,通過服飾與器物直觀反映官員的品級與職能。如需進一步了解古代官服制度,可參考《宋史·輿服志》等文獻。
《緑袍槐簡》是一個漢語詞,意為綠色的衣袍和槐樹的簡牍。
《緑袍槐簡》的拆分部首是糸(纟)和木,其中糸(纟)表示絲的意思,木表示木材的意思。
整個詞的總筆畫數為16畫。
《緑袍槐簡》這個詞來源于《荀子·勸學篇》:“夫骥者,所以禦也,緑袍槐簡,所以由也。”意為駿馬擁有綠色的鞍帶和以槐樹木制成的簡牍,這是驅使它前進的工具。
緑袍槐簡(綠袍槐簡)是緑袍槐簡的繁體字形式,與簡體字略有差異。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隨着時間的變遷而出現了許多不同的變體。由于《緑袍槐簡》一詞源于先秦時期的《荀子·勸學篇》,其古時候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具體推斷需要結合當時的字形文獻和研究成果。
1. 他穿着一件緑袍,站在槐樹下,手中拿着一支簡,優雅地看着遠方。
2. 那個人是個書法家,他的作品上常常用到綠袍槐簡。
緑袍槐簡并不常作為一個詞組來使用,它更多地是關于駿馬奔馳的比喻和描述。
駿馬飛奔、快速前進、勇往直前。
停滞不前、徘徊不前。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