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鲠論的意思、鲠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鲠論的解釋

(1).剛直的言論。《宋史·範純仁傳》:“庶幾鯁論嘉謀,日聞忠告。”

(2).剛直地發表言論。 宋 沉作喆 《寓簡》卷九:“予觀 顔平原 書,凜凜正色,如在廊廟直言鯁論,天威不能屈。” 金 王若虛 《臣事實辨下》:“公( 陸宣公 )處昏邪臣間,直言鯁論,未嘗有所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鲠論”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

  1. 剛直的言論
    指直言不諱、正直不阿的議論或主張。例如《宋史·範純仁傳》中提到“庶幾鲠論嘉謀,日聞忠告”,強調正直的言論對治國的重要性。

  2. 剛直地發表言論
    作動詞使用,表示以正直的态度陳述觀點。宋代沈作喆在《寓簡》中描述顔真卿的書法時,用“直言鲠論”比喻其字迹如朝堂上不畏權勢的谏言,剛勁不屈。

補充解析:
“鲠”本義為魚骨,引申為“正直、不屈服”。因此“鲠論”常與忠谏、正直的語境相關,多用于形容曆史人物或嚴肅場合中的言論态度。

網絡擴展解釋二

《鲠論》是一個漢字詞語,它的意思是指頭腦中思考問題時産生的疑慮、困擾或難以解決的問題。下面我為你提供關于《鲠論》的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等相關信息。 拆分部首和筆畫: 《鲠論》的拆分部首為「魚」和「言」,其中「魚」是上面的部首,「言」是底部的部首。它的筆畫總共有14畫。 來源: 《鲠論》是由「魚言」兩個字組成的新詞,其中的「魚」表達了一種難以解決的困擾,而「言」則表示頭腦中的思考和言語表達。詞語的意思經過演變和整理,形成了現代漢字中的《鲠論》一詞。 繁體: 《鲠論》的繁體形式為「鯁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鲠論》的寫法可能會有一些變化,但整體意思和現代寫法相似。 例句: 1. 我在寫作業時遇到了一個鲠論,無法找到解決方法。 2. 唐朝詩人杜甫在《登高》中寫道:“千嶂競秀,萬壑齊鲠”。 組詞: 與《鲠論》相關的組詞有「疑鲠」(意為困擾和疑慮)、「論題」(意為讨論的主題或議題)等。 近義詞: 與《鲠論》有類似意思的詞語有「困惑」、「難題」、「疑慮」等。 反義詞: 與《鲠論》相反意思的詞語可以是「解答」、「明晰」、「明确」等。 希望以上信息能對你有所幫助,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隨時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