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築的意思、大築的詳細解釋
大築的解釋
搗土的大杵。《呂氏春秋·不屈》:“今之城者,或者操大築乎城上,或負畚而赴乎城下。”
詞語分解
- 大的解釋 大 à 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 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衆
- 築的解釋 築 (築) ù 搗土的杵:“項王伐齊,身負闆築,以為士卒先”。 建造,修蓋:修築。建築。構築。 居室:“畏人成小築,褊性合幽栖”。 古代弦樂器,形似琴,有十三弦。演奏時,左手按弦的一端,右手執竹尺擊弦
網絡擴展解釋
根據多個來源的考證,“大築”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釋義
“大築”指搗土的大杵,即古代築城或修建土木工程時用來夯實土壤的大型工具。該詞最早見于《呂氏春秋·不屈》的記載:“今之城者,或者操大築乎城上,或負畚而赴乎城下”,描述了古人築城時使用大杵夯土、用畚箕運送泥土的場景。
二、字詞解析
- 大(dà):此處表示體積或力量“超過一般”,強調工具的尺寸和功能強度。
- 築(zhù):本義為“搗土的杵”,後引申為建造行為(如“建築”)。《說文解字》注:“築,搗也”,說明其核心功能是夯實。
三、曆史背景
從《呂氏春秋》的記載可知,春秋戰國時期大規模城牆建造已普遍使用“大築”作為工具,配合畚箕運土的分工協作方式,反映了古代土木工程技術的發展。
四、現代應用
該詞屬于古漢語專有名詞,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僅在研究古代文獻或建築史時出現。近現代多使用“夯杵”“木夯”等更具體的工具名稱。
建議需要查閱原始文獻的讀者參考《呂氏春秋·不屈》及相關注解,或訪問權威詞典網站獲取更多例句。
網絡擴展解釋二
大築(dà zhù)這個詞是指建築物的大型、雄偉的造型。它由“大”和“築”兩個部分組成。
“大”是一個常見的漢字,它的拆分部首是“一”,筆畫數是一畫。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象形文字,表示一個人的形象。
“築”是一個比較少見的漢字,它的拆分部首是“⺅”,筆畫數是八畫。它的來源是古代用來表示建築物、修築的意思。
在繁體字中,“大”保持不變,而“築”字是用“築”來寫。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有一種方法是象形字加上聲旁,例如“大”字就是一個人的形象加上“口”聲旁,表示大聲喊叫。
關于“大築”的例句可以是:“這座大築物在城市中非常醒目。”
與“大築”相關的組詞可以有:建築、修築、大型建築等。
與“大築”近義的詞有:宏偉、壯觀、巍峨等。
與“大築”反義的詞有:小巧、普通、樸實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