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綠竹。 唐 武元衡 《題故蔡國公主九華觀上池院》詩:“曙煙深碧篠,香露濕紅蕖。” 唐 李賀 《嘲少年》詩:“别起高樓臨碧篠,絲曳紅鱗出深沼。” 宋 楊萬裡 《過真陽峽》詩之二:“莫道無人徑亦窮,尚餘碧篠伴青楓。”
“碧篠”是一個漢語詞彙,拼音為bì xiǎo(注音:ㄅ一ˋ ㄒ一ㄠˇ),其核心含義是綠竹。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指青綠色的小竹子,常用于描寫自然景物中的竹叢,帶有清新、幽靜的意象。
字詞結構
文學引用
該詞在詩詞中多用于營造意境,例如:
異體字說明
“篠”與“筱”為異體字,均指小竹,現代漢語中“筱”更常見,但古籍中多用“篠”。
總結來說,“碧篠”是一個兼具色彩與形态描述的詞彙,多用于古典文學中,通過綠竹的意象表達自然之美或烘托環境氛圍。
碧篠(bì xiāo)一詞可解作“清綠色的稈子”或“綠色的竹節”。它常用來形容竹子的顔色,具有清新、自然的意味。
根據拆分部首來看,碧篠的“碧”字的部首是“石”,“篠”字的部首是“竹”。由于現代漢字簡化的原因,“篠”字已被簡化為“筱”。
碧(石):3個筆畫
篠(竹):16個筆畫
碧篠的源于古代漢字的演變。繁體寫法為「碧簫」。
古時候,漢字的寫法有所不同。碧篠的古時寫法為「璧簫」。
1. 小溪旁的竹林裡,碧篠搖曳生姿,别有一番風味。
2. 這支碧篠簪扣,真是别緻而精緻。
組詞:碧竹、碧蟻、碧空、篠簕。
近義詞:碧綠、翠綠、蔥綠。
反義詞:黯淡、暗綠、晦澀。
以上就是關于“碧篠”的相關信息。如有更多疑問,請隨時提問!【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