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逋翁的意思、逋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逋翁的解釋

(1).避世之人,隱士。 宋 蘇轼 《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詩之二:“説客有靈慚直道,逋翁久沒厭凡才。” 王文诰 輯注:“逋翁,四皓也,避 秦 隱於 商山 。”

(2).特指 宋 人 林逋 。 明 張景 《飛丸記·盟尋泉石》:“ 西湖 堤畔 逋翁 院,詩和梅花嚼出玄。”參見“ 逋仙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逋翁是漢語中具有雙重文化内涵的複合詞,其核心釋義可從以下三個層面解析:

一、字源本義 "逋"字在《說文解字》中釋為"亡也",本指逃亡、拖欠之意,《漢語大詞典》載其可引申為"隱遁"的文學意象。"翁"作為對年長男性的尊稱,《辭源》考據其使用可追溯至先秦時期。二字組合形成的"逋翁",最初指代避世隱居的長者。

二、曆史特指 該詞在唐代獲得特定文化指向,成為詩人顧況(約727-820)的别稱。《中國曆代人名大辭典》記載,顧況晚年因詩作觸怒權貴,谪官後隱居茅山,自號"華陽真逸",世稱"逋翁"。白居易在《吳郡詩石記》中留有"逋翁一軸詩"的記述,印證了這一别稱的文人認同。

三、文學意象 在詩詞創作中,"逋翁"常作為隱逸精神的象征符號。宋人劉克莊《滿江紅·次韻徐使君》有"更何須、遠向逋翁覓"之句,明代謝肇淛《五雜俎》評其"得山水清氣",均展現該詞承載的隱士文化内涵。這種文化符號在曆代山水詩中形成特定的審美範式。

網絡擴展解釋

“逋翁”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1. 泛指隱士
    該詞原指逃避世俗的隱者,常用于文學作品中代指避世之人。例如宋代蘇轼《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詩中提到“逋翁”,指代秦末隱居于商山的“商山四皓”。這一用法強調隱逸精神,與“隱士”同義。

  2. 特指北宋隱士林逋
    林逋是宋代著名隱士,隱居杭州孤山,終生不仕,以“梅妻鶴子”聞名。明代張景《飛丸記》中“逋翁”即指林逋,後世常以“逋仙”“逋翁”稱頌其高潔品格。例如“西湖堤畔逋翁院”即暗喻林逋故居。


補充說明:
“逋”本義為逃亡、拖欠(如“逋逃”“逋欠”),但“逋翁”因林逋之典被賦予獨特文化内涵,成為隱逸文化的象征。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其指代對象,如古詩中可能泛指隱士,而涉及杭州或梅花意象時多特指林逋。

别人正在浏覽...

艾氣百合科碧雞坊不處不徇私情次蟗單口快闆得功夫蹀踥抵犯奪人所好發蒙啟蔽訪論诽謗之木風言影語骨突犀寒屋合兵厚貎深辭侯王哕哕苴稭郐下懶貨烈陽理工科靈堅利通淪波落草為寇旅伴慢罵明開磨磨蹭蹭墨竹亭墓庭内部矛盾髼鬙拼讀謙尊而光清健戚姻曲角屈私區寓人日日升月恒爇騰騰散緩掃迳申拔式昭蒐輯塌陷推窮橐泉向榮謝賜花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