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竹名。因高節實中,常用以為手杖,為杖中珍品。 晉 戴凱之 《竹譜》:“筇竹高節實中,為杖之極。《廣志》雲山 南廣 邛都縣 。” 唐 盧綸 《送張郎中還蜀歌》:“筇竹筍長椒瘴起,荔支花發杜鵑鳴。”
(2).手杖。 宋 陸遊 《出遊》詩:“來往人間不計年,一枝筇竹雪垂肩。” 元 善住 《次韻山村先生》之二:“待得笙歌城郭去,苧袍竹筇自閒行。” 明 高啟 《偃松行》:“ 葛陂 筇竹亦騰化,神物終去可久覊?”
筇竹是一種具有獨特形态和文化價值的竹類植物,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筇竹(拼音:qióng zhú)是禾本科筇竹屬的中小型竹類植物,因竹節高且實心,常被用作手杖材料,被譽為“杖中珍品”。
筇竹屬于珍稀竹類,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注:部分資料提及三級保護,可能因統計時間或标準不同存在差異)。
如需了解筇竹的詩詞引用或更詳細分類信息,可參考、4、8的原始内容。
《筇竹》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一種竹子的品種。
《筇竹》的部首是竹(⺮),由8畫組成。
《筇竹》這個詞來源于《說文解字》。筇是竹子的一種,原産于中國。竹子在中國有着悠久的曆史和廣泛的用途,被用來制作家具、器皿、樂器等。
《筇竹》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筩竹」。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筇竹的寫法可能會稍有不同,因為漢字的書寫形式有隨着時間而變化的趨勢。
1. 他的花園裡種有各種各樣的竹子,包括筇竹。
2. 筇竹是一種高大而堅韌的竹子,非常適合用來建造結實的房屋。
筇節、筇箭、筇竹林等。
竹子、箨、箬。
木材、樹木。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