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筇竹的意思、筇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筇竹的解釋

(1).竹名。因高節實中,常用以為手杖,為杖中珍品。 晉 戴凱之 《竹譜》:“筇竹高節實中,為杖之極。《廣志》雲山 南廣 邛都縣 。” 唐 盧綸 《送張郎中還蜀歌》:“筇竹筍長椒瘴起,荔支花發杜鵑鳴。”

(2).手杖。 宋 陸遊 《出遊》詩:“來往人間不計年,一枝筇竹雪垂肩。” 元 善住 《次韻山村先生》之二:“待得笙歌城郭去,苧袍竹筇自閒行。” 明 高啟 《偃松行》:“ 葛陂 筇竹亦騰化,神物終去可久覊?”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筇竹(qióng zhú)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深厚文化意蘊的名詞,特指一種原産于中國西南地區的竹類植物及其制成的竹杖。以下從詞典釋義、植物特征、文化意象及實用價值四個方面進行詳細闡釋:


一、詞典釋義

筇竹


二、植物學特征

  1. 形态特性

    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屬禾本科竹亞科,其典型特征是竹節膨大呈算盤珠狀,竹壁厚實且密度高,天然適合加工為承重器具(來源:《中國植物志》)。

  2. 地理分布

    主産于四川、雲南海拔1500-2500米的山區,尤以四川宜賓“蜀南竹海”為曆史名産區(來源:《中國高等植物圖鑒》)。


三、文化意象與曆史典故

  1. 文人象征

    因竹杖輕巧堅韌,自漢代起成為隱士與文人登山用具。蘇轼《定風波》“竹杖芒鞋輕勝馬”即以筇竹杖喻示超脫心境(來源:《蘇轼詩集》)。

  2. 工藝傳承

    《本草綱目》載:“筇竹杖,消導暑濕”,古人認為其有藥用價值。明清時期雕刻筇竹杖成為宮廷工藝,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清代透雕雲龍紋筇竹杖(來源:《故宮文物典藏目錄》)。


四、實用價值與當代應用


典籍注引示例:

南宋範成大《桂海虞衡志·志草木》雲:“筇竹,出西蜀,節粗而中實,可為杖。”印證其作為登山器具的核心功能。

網絡擴展解釋

筇竹是一種具有獨特形态和文化價值的竹類植物,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筇竹(拼音:qióng zhú)是禾本科筇竹屬的中小型竹類植物,因竹節高且實心,常被用作手杖材料,被譽為“杖中珍品”。

二、形态特征

  1. 外觀:竿高1.5-6米,直徑1-3厘米,節間圓筒形,長15-25厘米,竿環極度隆起呈圓脊狀,形似佛珠,故又名“羅漢竹”。
  2. 花果:筍期4月,花期1-4月(不同地區略有差異),果期4-5月,果實為厚皮質堅果狀。

三、分布與價值

  1. 分布:中國特有物種,僅分布于西南地區川滇兩省金沙江沿岸,雲南烏蒙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擁有全球最大連片天然筇竹林(13萬畝)。
  2. 用途:
    • 觀賞:竹節形态奇特,是庭院綠化的佳品;
    • 工藝:竹材可制手杖、工藝品;
    • 食用:竹筍(羅漢筍)肉質細嫩,為筍中上品,深加工産品暢銷國内外。

四、保護級别

筇竹屬于珍稀竹類,被列為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注:部分資料提及三級保護,可能因統計時間或标準不同存在差異)。


如需了解筇竹的詩詞引用或更詳細分類信息,可參考、4、8的原始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陂險朝穿暮塞朝蕣尺箋春首打戰崜峗耳根清浄反把房産繁榮法語飛凫舃斧锧改革貴無阖攏後起字黃蒿懽笑忽地濩铎回祿護前桀士機穽驚急烈開坐靠幫苛尅釦墀賫領爛賞棱官黎黔六念輪扇模搨牛皮船偏佞頗奈嗆咳乾鹄沁涼三學傻漢酾流稍屬盛麗聖緒神子望湖樓挽角煟煟文學社無生理兀卒閑遊消除校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