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筆筒的意思、筆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筆筒的解釋

[pencontainer;brush pot] 用陶瓷、竹木、等制成的插筆用的筒

詳細解釋

筒形插筆器具。 三國 吳 陸玑 《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螟蛉有子》:“取桑蟲負之於木空中,或書簡筆筒中,七日而化。”《紅樓夢》第四十回:“案上堆着……各色筆筒。” 清 沉複 《浮生六記·坎坷記愁》:“因是於行囊之外,轉得吾父所遺圖書、硯臺、筆筒數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筆筒是傳統文房用具之一,指專門用于存放毛筆、硬筆等書寫工具的筒狀容器。其核心功能為收納與陳列,兼具實用性與藝術性。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筆筒“多為圓筒形,材質多樣,常見于書案陳設”。

結構與形制

筆筒主體呈圓柱形或方柱形,高度一般在10-20厘米之間,口徑約5-10厘米。筒壁常設計為直筒或微弧狀,底部平整以穩定放置。頂部為開放式結構,便于取放筆具,部分明清筆筒口沿處鑲嵌金屬邊或雕刻紋飾,兼具防磨損與裝飾作用。

曆史源流與演變

據《中國文房器物考》記載,筆筒最早可追溯至漢代,原型為竹制簡易筆插。宋代文人推崇雅緻書齋文化,瓷質筆筒逐漸普及。明清時期達到鼎盛,材質擴展至紫檀、玉石、象牙等,并融入浮雕、镂雕、嵌螺钿等工藝,成為文人身份象征。

材質分類與文化意涵

  1. 竹木類:以湘妃竹、黃花梨為主,體現“自然雅趣”,多見于江南文人書房;
  2. 陶瓷類:青花瓷筆筒盛行于官窯,紋飾多繪山水、詩文;
  3. 珍稀材質:如清代宮廷造辦處制作的琺琅彩、翡翠筆筒,具有極高藝術價值。

權威參考文獻

  1.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2016.
  2. 周曉陸.《中國文房四寶史》. 上海書畫出版社,2019.
  3. 故宮博物院.《文房清玩圖鑒》. 故宮出版社,2020.

網絡擴展解釋

筆筒是中國傳統文房用具之一,主要用于插放毛筆,兼具實用與藝術價值。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定義

筆筒是一種筒形插筆器具,通常呈圓柱狀,材質多樣,常見竹、木、瓷、漆、玉、象牙、紫砂等。它起源于古代文人書案,是除“文房四寶”(筆、墨、紙、硯)外的重要文具,最早可追溯至三國時期(文獻記載見于陸玑《毛詩草木鳥獸蟲魚疏》),盛行于明朝中晚期。

2.材質與工藝

3.文化寓意

筆筒不僅是實用器物,更承載文化内涵:

4.曆史與收藏

示例文獻記載

《紅樓夢》第四十回提到“各色筆筒”,佐證其在清代文人生活中的普及。

别人正在浏覽...

百中勃然大怒谄徇癡絕春旦杵聲大樽遁叟呃嚱防隅繁委風雨時若氛昏膚使狗窩蠱媚固自寒耕暑耘罕觏花花太歲恢詭夥友精雕細镂荊筱祭仆酒泉哙等苦害攬客冷食煉話憐念謰語樓陰履端緑桂綠帽子麥斛邈影憫嗟内姓吽呀邛崃坂瘸腿饒裕三乘三右折蹬眒忽手影戲說時遲,那時快四鄉談詞通道筒竹彤幢外警憲極謝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