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旦。亦指春日的早晨。 北周 庾信 有《奉和趙王西京路春旦》詩。 唐 白居易 《續古詩》之十:“春旦日初出,曈曈耀晨輝。”
“春旦”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春旦”有兩種主要解釋:
該詞最早見于北周庾信的《奉和趙王西京路春旦》詩,唐代白居易在《續古詩》中也寫道:“春旦日初出,曈曈耀晨輝”,描繪了春日清晨陽光初照的景象。
“春”象征生機與希望,“旦”指黎明,組合後寓意新起點與機遇。這種用法常見于古典文學,通過自然景象表達對時間更疊的感悟。
若需進一步了解詩詞原文或相關文化背景,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春旦是一個漢字詞語,它可以用來形容春季的早晨。它所傳達出的意思是清晨春天的到來,帶有新生和希望的氣息。
段落2(h2):拆分部首和筆畫春旦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日”(ri)即太陽,右邊的部首是“屮”(che)即苗芽。它的總筆畫數為11,主要構成部分有:豎折、豎彎、橫折、撇、捺。
段落3(h2):來源和繁體字春旦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它的繁體字形狀是「春檀」,多用于傳統文化書籍和藝術作品中。
段落4(h2):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春旦的字形有些許變化。它的寫法是從上到下,先寫“日”字部首,再寫右邊的“屮”字部首,最後書寫中間的“旦”字。這種寫法更加傳統和古典。
段落5(h2):例句1. 晨風輕拂,春旦初醒。
2. 春旦的陽光溫暖了大地。
段落6(h2):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組詞:春風、春天、早晨
近義詞:春曦、春輝、春光
反義詞:冬日、深夜、黑暗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