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各色不同的線縷成其文采。 唐 白居易 《繡觀音菩薩像贊序》:“紉針縷綵,絡金綴珠。” 宋 徐铉 《賦得綵燕》:“縷綵成飛燕,迎和啟蟄時。”
“縷彩”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用于描述用彩色絲線編織或刺繡形成的精美文采。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該詞由“縷”(細線)和“彩”(顔色、色彩)組成,字面意為“用各色絲線編織成花紋或圖案”。常見于古代文學作品中,特指刺繡、紡織等工藝中的色彩運用。
結構解析
曆史用例
應用場景
多用于古典文獻或傳統手工藝領域,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代紡織、詩詞鑒賞時仍有參考價值。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詩句背景,可參考、6中的文獻出處。
《縷彩》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細緻精巧的刺繡或織物上的花紋或圖案。
《縷彩》的拆分部首是缶(fǒu),它的筆畫數為13畫。
《縷彩》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的杜牧的《秋夕》一詩中,用于描繪細膩的刺繡。
《縷彩》的繁體字為「縷彩」。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縷彩」的寫法與現代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變化。
1. 她精心挑選的縷彩使她的禮服更加華麗而迷人。
2. 縫紉工匠細心地刺繡縷彩,讓織物增添了藝術氣息。
3. 這幅畫中的細膩線條和縷彩表達了藝術家對自然的獨特感悟。
1. 彩繡:指由絲線、絨線等細微色彩組織起來的繡品。
2. 縷繡:指用絲線細緻地繡制花紋、圖案。
3. 彩緞:細緻的彩色緞子。
1. 細膩花紋
2. 刺繡圖案
3. 織物花樣
1. 簡約款式
2. 樸素裝飾
3. 簡單圖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