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異的節操。《資治通鑒·唐高宗開耀元年》:“足下負 巢 由 之俊節,傲 唐 虞 之聖主,聲出區宇,名流海内。”
“俊節”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卓異的節操,多用于形容品德高尚、行為正直的人物。以下是詳細解釋:
“俊節”由“俊”和“節”二字組成:
《資治通鑒·唐高宗開耀元年》中曾用“足下負巢由之俊節,傲唐虞之聖主”來贊頌人物的高尚節操,将“俊節”與上古賢士巢父、許由的品德相提并論。
部分資料将“俊節”視為成語,擴展解釋為“人品高尚、行為端正”,強調内外兼修的特質。不過這一用法多見于現代引申,核心仍以古典含義為主。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語境或曆史背景,可參考《資治通鑒》相關章節或權威詞典釋義。
俊節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分别是“俊”和“節”。
“俊”字的部首是“人”,這個部首表示與人相關的含義。它的總筆畫數是9畫。
“節”字的部首是“刀”,表示與刀有關的意思。它的總筆畫數是7畫。
“俊節”一詞來源于古代文獻,意為美好的品質和節日的慶祝。在繁體字中,“俊”字的寫法為「儁」,而“節”字的寫法為「節」。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俊」字有多種寫法,常用的有「儁」和「君」。而「節」字在古代的寫法中,有「刼」和「偈」等多種形式。
1. 他的高尚品德是一個真正的俊節。 2. 在這個節日裡,大家歡聚一堂,共慶俊節。
俊美、俊逸、節慶、節日
英俊、才華橫溢、品質卓越
平庸、普通、無作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