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耳屬的意思、耳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耳屬的解釋

《詩·小雅·小弁》:“君子無易由言,耳屬于垣。” 鄭玄 箋:“王無輕用讒人之言,人将有屬耳於壁而聽之者,知王有所受之,知王心不正也。”後因以“耳屬”謂竊聽。《晉書·苻堅載記上》:“禁中無耳屬之理,事何從洩也?”《新五代史·唐神闵敬皇後劉氏傳》:“宰相論于 延英 ,後於屏間耳屬之。”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耳屬”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綜合解釋:

一、基本含義

“耳屬”原指竊聽行為,形容暗中偷聽他人談話的情景。該詞由“耳”(耳朵)和“屬”(附着、連接)組合而成,字面可理解為“耳朵貼在牆上”,引申為暗中探聽消息。

二、出處與演變

  1. 古典來源
    最早見于《詩經·小雅·小弁》:“君子無易由言,耳屬于垣。” 鄭玄注解指出,君王若輕信讒言,則可能被人在牆邊偷聽,暗示需謹言慎行。
  2. 曆史用例
    • 《晉書·苻堅載記》提到“禁中無耳屬之理”,強調機密場所不應有竊聽。
    • 《新五代史》記載皇後“于屏間耳屬之”,描述暗中監聽臣子議事的情景。

三、用法與語境

四、易混淆概念辨析

部分解釋(如)提到“形容聽力敏銳”,實為對字面義的誤解。該詞核心含義始終圍繞“竊聽”,而非單純聽覺靈敏。

總結

“耳屬”是源自《詩經》的典故類詞彙,需結合曆史語境理解其“暗中監聽”的本質含義。若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古代漢語辭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耳屬的意思

《耳屬》是一個漢字詞語,多用于科學和生物學領域,指的是屬于耳朵的部分或與耳朵相關的事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耳屬》的拆分部首是耳(ěr),整個漢字共有9個筆畫。

來源

《耳屬》一詞是由耳和屬兩個字組合而成。耳字本身表示耳朵的意思,而屬字表示屬于、歸屬的意思。兩者結合起來,表示屬于耳朵的事物。

繁體

《耳屬》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耳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耳字的寫法有所不同。一種寫法是「⺼」在上方加上兩個點,另一種寫法是一豎撇開,并在其下方再添加一豎。

例句

1. 科學家研究發現,人的耳屬對聽力起到重要作用。

2. 這種動物的耳屬類似于大型蝙蝠。

組詞

耳屬可以和其他漢字結合形成新的詞語,比如:耳朵、耳機、耳蝸等。

近義詞

耳屬的近義詞包括耳部、耳部結構等。

反義詞

沒有明确對立的反義詞與耳屬相關。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