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纍绁的意思、纍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纍绁的解釋

缧绁。《史記·孔子世家》:“﹝ 秦穆公 ﹞身舉 五羖 ,爵之大夫,起纍紲之中。”《漢書·司馬遷傳》:“十年而遭 李陵 之禍,幽於纍紲。” 顔師古 注:“纍,係也。紲,長繩也。”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四》:“官出牒拘攝……纍紲多人,輾轉推鞫,始有一人吐實。”參見“ 縲紲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纍绁”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具體解釋如下:

  1. 本義
    指捆綁犯人的繩索。其中“纍”(léi)原指繩索,而“绁”(xiè)也指繩索或捆綁的動作,組合後特指拘系犯人的刑具。

  2. 引申義
    代指牢獄之災或被囚禁的狀态。例如《漢書·李廣傳》中“累绁”即用于描述囚禁場景,後演變為牢獄的象征表達。

  3. 用法與關聯詞
    常與“系”“囚”等動詞搭配,如“系累(捆綁)”“累囚(被拘者)”。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見于古籍或成語中。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漢書》相關篇章或古代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纍绁

《纍绁》是一個漢字詞,由「纍」和「绁」組成。

「纍」是一個由「糸」(繩子)和「畱」組合而成的漢字,原義為用來束縛牲畜的繩索。它的部首是「糸」,總共有11個筆畫。

「绁」則由「糸」(繩子)和「卩」組合而成,原義為束縛、系住。它的部首也是「糸」,總共有7個筆畫。

《纍绁》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社會制度,在古代朝廷中擔任輔佐官員的官員,常常會有專門負責束縛和掌管囚犯的衛士。因此,「纍绁」逐漸成為指代監禁和束縛的象征。

《纍绁》在繁體中的寫法與簡體中保持一緻。

在古代,「畱」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它是由「竹」和「糸」組成的,形狀更像「缶」。而「卩」字在古代寫法中是一個單獨的字形,它被描述為右上向左下彎曲的一劃。這些字形的變化反映了漢字的發展與演變。

例句:

1. 他被纍绁起來,不能行動。

2. 她覺得自己像是被纍绁的囚犯,束縛于社交規則之中。

組詞:

1. 纍網:指捕魚、捕鳥等用細網繞成的陷阱。

2. 纍縛:指被嚴密束縛或束縛不解。

近義詞:

1. 羁絆:指束縛、限制。

2. 束縛:指用繩子、帶子等約束行動。

反義詞:

1. 自由:指沒有任何限制或束縛。

2. 解放:指從束縛中獲得自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