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善自處置的意思、善自處置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善自處置的解釋

處置:自理。自己妥善地處理安排。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善自處置”是由“善自”與“處置”構成的複合動詞短語,其核心含義指以明智、謹慎的态度獨立處理事務。以下從三個維度解析該詞組的語義及用法:

  1. 構詞解析

    “善”作副詞時表示“妥善地”(《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例如“善後”即妥善處理後續問題;“自”強調主體的獨立性,如“自處”指自我安排;“處置”在《漢語大詞典》中定義為“安排事務或解決問題的方法”(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0)。三者組合後,強調以自主判斷達成最優解決方案。

  2. 語境運用

    該短語多用于授權性場景,如古代公文中“望卿善自處置”表示上級對下屬決策權的信任,現代常見于法律文書或管理協議,例如“授權代理人善自處置財産變更事宜”(《法律術語辭典》,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20)。其隱含前提是執行者具備足夠的判斷能力。

  3. 文化意蘊

    該詞彙可追溯至《漢書·張敞傳》“各令善自處置”的記載,反映中國傳統文化中對“自主權”與“責任感”的雙重要求。儒家主張“執兩用中”,要求處理事務時既保持獨立又合乎規範,與“善自處置”的“靈活性與原則性統一”内涵相呼應(《中華文化關鍵詞》,中華書局,2018)。

需注意的是,現代漢語中該短語多用于正式書面語,口語中常簡化為“自行處理”,但後者缺乏“善”字包含的“妥善性”評價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

“善自處置”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詳細解釋:

1.拼音與基本釋義

拼音為shàn zì chǔ zhì,意為“自己妥善地處理安排”,強調獨立、妥善地解決問題,不需他人幹預。


2.出處與背景

出自《新編五代史平話·唐史》卷下:“從榮負咱恩,爾曹善自處置,休驚動我百姓。”
此句背景為五代時期,君主囑咐下屬自行處理事務,體現了對下屬能力的信任。


3.結構分析


4.用法與語境

多用于正式或書面語,常見于曆史文獻或需要強調獨立性的場景。
例句:
“此事交予你,望善自處置,無需上報。”


5.近義詞與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新編五代史平話》等曆史文獻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安魂定魄暴蹷備灑掃杯行部吏財錢草拟僝僽車乘澄練沖脈刀子嘴豆腐心大自在墊支丁簾偾仆覆窠談高車驷馬國脈故心寒戀重衾好辯河川和如琴瑟和隨見報見風是雨截頭渡計功補過剞劂禁切卷子本躨躨赉況梁埃麗色豔妝流陰龍馳瞀容鳴鹄牛豎匹植侵車傾聽窮運趨履饪鼎賞會剩磁市奸守錢虜溲浡堂萱銅甲徒單屋比無非閑然消梨花洩節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