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疏材的意思、疏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疏材的解釋

(1).猶蔬果。疏,通“ 蔬 ”。《周禮·地官·委人》:“委人掌斂野之賦斂薪芻,凡疏材木材,凡畜聚之物。” 鄭玄 注:“凡疏材,草木有實者也。” 孫诒讓 正義:“案,疏俗作蔬……據《委人》注,則木實亦得稱疏。”

(2).閑散的人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疏材”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兩種含義:

一、指代蔬果(通假字用法)

  1. 本義解釋:
    “疏材”中的“疏”通“蔬”,指蔬菜瓜果。這一用法最早見于《周禮·地官·委人》,文中提到“凡疏材木材”,鄭玄注解為“草木有實者也”,即草木的果實。孫诒讓在《周禮正義》中進一步說明“疏”即“蔬”的俗寫,包括木本植物的果實。
  2. 應用場景:
    古代用于賦稅征收或物資管理,如《周禮》記載“委人”負責收集野外的蔬果、木材等物資。

二、比喻閑散的人才

  1. 引申義解釋:
    “疏材”可指未被充分利用的人才,帶有“未被重視的才能”之意。這一用法多見于古代詩文,如元代範梈的詩句“江山淹遠望,天地保疏材”,以及明代黎民表的“疏材荷甄獎”,均以“疏材”暗喻未被重用的賢士。
  2. 文化背景:
    該含義可能源于“疏”的“分散、不密集”之意,借指人才未被集中任用或處于閑散狀态。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周禮》及古代注疏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疏材

疏材是一個漢字詞語,表達着深刻的意義。它由“疏”和“材”兩個字組成,分别表示“疏遠”和“素材”的意思。

拆分部首和筆畫

疏字的部首是疋(pǐ),總共有12個筆畫。

材字的部首是木(mù),總共有7個筆畫。

來源

疏材一詞出自《大學》:“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歸根求底,疏而不漏,雖冬夏不擇。”此處用疏材表示求學的态度,指的是通過深入探索,辨明事物的根本原因,善于尋找并利用各種素材。

繁體

疏材的繁體字為“疏材”。

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的疏字寫作“疎”,材字寫作“材”。

例句

1. 他對于學習始終保持着疏材的态度。

2. 在人際關系上,他比較疏材,不善于與人交往。

組詞

疏材的相關組詞有:疏理、材料、素材、才材等。

近義詞

疏材的近義詞有:博學多才、淵博、豐富多樣。

反義詞

疏材的反義詞有:淺薄、愚笨、匮乏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