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騾子。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十章:“﹝ 姚士傑 ﹞從下面觀察母馬鼓鼓的大肚皮跳動,在裡頭動彈的不是騾駒,而是三百塊人民币。”
“騾駒”是漢語中特指幼年騾子的專業名詞。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騾駒指“未成年的騾子,尤指未滿一歲的幼騾”,其體型兼具馬與驢的特征,但骨骼較成年騾更纖細,鬃毛短而柔軟。該詞由“騾”(馬驢雜交物種)與“駒”(幼獸通稱)組合構成,屬于偏正式合成詞。
從生物學特性來看,騾駒因雜交優勢通常表現出強健的體質,但受限于染色體數目為63條(馬64條,驢62條),其成年後無法生育後代。據《畜牧學大辭典》記載,騾駒的哺乳期約為6-8個月,2-3歲達到體成熟,平均壽命可達30-35年,比純種馬驢延長約20%。
在傳統文化語境中,《齊民要術》卷六曾記載“騾駒耐粗飼,力勝牛馬”,反映出古代對騾駒實用價值的認知。現代漢語使用中,“騾駒”一詞多出現于畜牧業文獻,日常語境中則常被泛稱為“小騾子”。
“騾駒”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基本含義和延伸用法如下:
騾駒(拼音:luó jū)指騾的幼崽,即小騾子。騾是驢和馬雜交的後代,分為兩種:公驢與母馬所生的為“馬騾”,公馬與母驢所生的為“驢騾”。
騾駒作為雜交後代,具有以下特點:
注:如需進一步了解騾的生物學特性或相關文學作品,可參考詞典類工具書或農業科學文獻。
拔樹搜根邊策表樹兵械抽芽打撲大司堕淚碣反殺凫騎幹闼婆鈎翼夫人寡過關思詭濫花帽軍郇公五雲體驕舒嘉馔诘曲聱牙解隋積極分子金蟬脫殻靖獻句點靈捷龍柏籠侗馬頭羊麪包緬絕棉茸茸弄法舞文潛款輕跳慶延穹穹齊聖瞿上散帶衡門三巒三襲善自珍重深壑申盟詩話石科宿齋他己沓拖提名道姓統體銅穴微波粼粼玮藝問羊知馬誤斷烏巾消夷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