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過的意思、寡過的詳細解釋
寡過的解釋
少犯錯誤。 宋 蘇轼 《拟進士對禦試策》:“苟無知人之明,則循規矩蹈繩墨,以求寡過。” 清 昭槤 《嘯亭續錄·超勇親王》:“ 劉文清公 嘗比王為 金日磾 ,餘以其謹慎寡過處有類 霍大将軍 , 日磾 尚非其匹,實為朝廷重臣也。”
詞語分解
- 寡的解釋 寡 ǎ 少,缺少:寡薄。寡恩。寡陋。寡趣。優柔寡斷。寡不敵衆。孤陋寡聞。寡廉鮮(僴 )恥(不廉潔,不知恥)。清心寡欲。 淡而無味:寡味。清湯寡水。 婦女死了丈夫:******。寡母。寡居。守寡。 衆多鳏 筆
- 過的解釋 過 (過) ò 從這兒到那兒,從此時到彼時:過江。過賬。過程。過渡。過從(交往)。經過。 經過某種處理方法:過秤。過磅。過目。 超出:過于。過度(?)。過甚。過獎(謙辭)。過量(刵 )。過剩。過猶不及
網絡擴展解釋
“寡過”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guǎ guò,意為“少犯錯誤”,常用于形容人品行端正、言行謹慎。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
1. 詞義解析
- 基本含義:指減少或避免過失,強調自我約束與修養。如《論語·憲問》中提到“夫子欲寡其過而未能也”,即孔子希望通過自省減少過錯。
- 構成解析:
- 寡:表示“少”或“減少”。
- 過:指“過失”“錯誤”。
組合後意為“過失很少”或“力求少犯錯”。
2. 出處與典故
- 儒家經典:最早出自《論語·憲問》,體現儒家提倡的自我反省與克己修身思想。
- 曆史文獻:
- 宋代蘇轼在《拟進士對禦試策》中寫道:“循規矩蹈繩墨,以求寡過”,強調遵循規範以減少錯誤。
- 清代昭梿的《嘯亭續錄》提到超勇親王“謹慎寡過”,類比漢代名臣霍光的品行。
3. 使用場景
- 品德評價:多用于稱贊他人嚴于律己、行為端正。例如:“他一生謹言慎行,可謂寡過之人。”
- 自省語境:表達對自身修養的追求,如宋教仁曾言:“雖寡過之未獲,從未結怨于私人”。
4. 近義詞與關聯概念
- 近義詞:克己慎行、謹言慎行、三省吾身。
- 反義詞:屢教不改、恣意妄為。
- 關聯思想:與儒家“修身齊家”“吾日三省吾身”一脈相承,強調道德自律。
“寡過”不僅是一個描述性詞彙,更蘊含傳統文化中自我完善的價值觀。它要求人們通過不斷反省約束行為,達到德行的高标準。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論語》或宋代文人的相關論述。
網絡擴展解釋二
《寡過》是什麼意思
《寡過》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偏少或少有過失。
拆分部首和筆畫
《寡過》的部首是宀(mián)和氵(shuǐ),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寡過》一詞的來源比較複雜,其中部分源自《左傳·昭公二十二年》:“晉人謂秦曰:‘吾寡過矣,敢望其同焉。’”這裡“寡過”指的是自己的過錯很少,期望他人也能像自己一樣少犯錯誤。
繁體
《寡過》的繁體字為「寡過」。
古時候漢字寫法
《寡過》的古代漢字寫法為「夬過」,夬表示少、少許的意思,過指錯誤。
例句
1. 他是一個寡過之人,幾乎從未犯過大錯。
2. 如果我們能夠減少寡過,就可以更好地發展事業。
組詞
寡德(偏少的道德),寡言(少言寡語),寡淡(味道淡薄)。
近義詞
少過、少許過錯、輕微錯誤。
反義詞
重犯、嚴重錯誤。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