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綸诏的意思、綸诏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綸诏的解釋

即诏書。《晉書·儒林傳·徐邈》:“遷中書侍郎,專掌綸詔,帝甚親昵之。” 前蜀 韋莊 《和鄭拾遺秋日感事一百韻》:“佇歸 蓬島 後,綸詔潤青緗。”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綸诏”是古代漢語中表示帝王诏令的專稱,其詞義及用法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詞源與結構

“綸”本義指青絲绶帶,《說文解字》注“綸,糾青絲绶也”,後引申為帝王言語的尊稱,如《禮記·缁衣》載“王言如絲,其出如綸”。“诏”指帝王發布的命令文書,《說文解字》釋“诏,告也”。二字合稱始見于魏晉時期,《古代漢語詞典》記載“綸诏”特指經過中書省起草、皇帝用印的正式诏書。

二、曆史演變

唐代将“綸诏”納入官方文書體系,《唐六典》規定中書舍人“掌侍奉進奏,參議表章,凡诏旨制敕,皆起草進畫”。宋代沿襲此制,《宋史·職官志》載“中書省掌承天子之诏旨,中外綸诏,皆由此出”,可見其作為國家最高政令載體的地位。

三、實際用例

  1. 唐代白居易《除裴垍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制》載“綸诏既行,庶官惟允”,體現诏書的行政效力。
  2. 《全唐文·授杜悰右仆射制》有“綸诏所頒,朝野同慶”,展現诏書的社會影響力。

權威參考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

“綸诏”是中國古代政治文化中的專有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君主或皇帝發布的正式诏書,具有最高權威性,用于頒布政策、下達命令或賞罰官員。該詞由“綸”與“诏”複合而成:

二、曆史特征

  1. 權威性:直接代表皇權,如《晉書》記載徐邈“專掌綸诏”,說明其執掌核心政令;
  2. 内容範疇:涵蓋國家大政(如賦稅調整)、官員任免(如《晉書》案例)、軍事調度等;
  3. 文體特征:語言莊重華美,常見于唐代韋莊詩句“綸诏潤青缃”,體現文書的文化價值。

三、延伸用法

現代漢語中偶作比喻,形容具有絕對效力的指令(如“上級綸诏”),但此用法非主流。

四、文獻佐證

該詞在《晉書》《全唐詩》等古籍中高頻出現,印證其作為正式公文術語的曆史地位。

别人正在浏覽...

哀毀瘠立拔幹八個字嗶哩礴喇并排碧頭巾財貿參求撐駕夫赤道洋流蚩尤祠觸悟大禍臨頭黨進誕言刀痕訂交法力飛浪焚香膜拜佛種關弓貫索城介紹及利經紀人驚蟄經帙軍裝利餌噜蘇馬勃梅花書院南極老披敷敲喪鐘龜茲闆犬羊缺盆沙背屎溺衰憊水陼鼠臘殊相私感鎖鐐貪吃懶做填阬滿谷外層大氣罔辟僞娘文察文輝誤盩香骨閑架法險釁徙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