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馬勃的意思、馬勃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馬勃的解釋

亦作“ 馬渤 ”。菌類。其子實體球形。産于我國 河北 、 江蘇 、 内蒙古 等地。中醫學上用幹燥子實體入藥。性平味辛,功用清肺、利咽、止血。 唐 韓愈 《進學解》:“玉劄、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馬勃、敗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無遺者,醫師之良也。” 清 李漁 《閑情偶寄·居室·房舍》:“收牛溲馬渤入藥籠,用之得宜,其價值反在參苓之上。”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馬勃是一種具有藥用價值的真菌類生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與别名

馬勃屬于灰包科真菌,俗稱牛屎菇、馬蹄包、藥包子或馬屁泡。其子實體呈球形或卵球形,成熟後内部幹燥,孢子可入藥。

二、藥用價值

  1. 性味歸經
    性平、味辛,歸肺經。
  2. 主要功效
    • 清肺利咽:用于風熱郁肺引起的咽喉腫痛、咳嗽、聲音嘶啞;
    • 止血:可治療鼻衄(鼻出血)、吐血及外傷出血,研末外敷或内服;
    • 解毒:輔助緩解熱毒引起的瘡瘍。

三、産地與生長環境

主要分布于我國河北、江蘇、内蒙古等地,多生于腐木或潮濕環境中。

四、文化典故

唐代韓愈在《進學解》中以“牛溲馬勃”比喻看似無用之物亦有價值,體現中醫兼容并蓄的理念。

注意事項

以上信息綜合了多來源的權威描述,如需完整文獻可參考相關中醫藥典籍或專業網站。

網絡擴展解釋二

馬勃

馬勃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其意思是動物馬的糞便或者是指用馬的糞便制成的一種草藥。該詞可以拆分為“馬”和“勃”兩個部分。

“馬”部分是一個常用的漢字部首,表示與馬有關的事物。在漢字中,“馬”部分的筆畫構成為3畫。

“勃”部分是一個由15畫組成的獨體字,它本身表示一個動作或狀态。在拼音中讀作"bó"。除了“馬勃”之外,它也可以單獨作為一個字存在,表示迅速、興起的意思。

“馬勃”一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醫藥文獻中,它是一種古代中草藥名字。馬勃是一種由馬的糞便經過發酵、曬幹等過程制成的中藥材,被廣泛用于中醫藥學領域。

在繁體字中,“馬勃”的寫法保持不變,仍然是“馬勃”。

古時候,“馬勃”一詞的漢字寫法與現代有一些區别。在古代文獻中,馬勃的寫法為“馬駮”、“馬駮屈”。這些寫法的形态與現代的“馬勃”相似,隻是字形略有不同。

以下是一些使用“馬勃”一詞的例句:

  1. 中醫師建議我服用馬勃來治療消化不良。
  2. 這種草藥中含有馬勃成分,具有抗菌作用。
  3. 我從鄉下買了一袋馬勃,準備用來養花。

一些與“馬勃”相關的詞語包括“馬糞”、“馬糞菌”等。馬糞是指馬的糞便,而馬糞菌則是一種生長在馬糞中的細菌。

與“馬勃”意思相反的詞語包括“馬糞香”、“馬衰”等。馬糞香指的是馬的糞便幹燥後産生的一種特殊香味,而馬衰則是指馬狀态不好、衰弱的情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