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誕言的意思、誕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誕言的解釋

誇大虛誕的言詞。 晉 孫楚 《莊周贊》:“慢弔鼓缶,放此誕言。” 明 郎瑛 《七修類稿·事物四·蔣輗棗》:“ 李少君 對帝雲:‘臣遊海上,食 安期 之棗,大如瓜。’意皆誕言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誕言”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虛假、誇大或不切實際的言辭,常用來形容不真誠的承諾或浮誇的言論。

  2. 詳細解析

    • 詞義核心:強調言辭的虛妄性,如空頭承諾、不切實際的宣傳等。
    • 延伸内涵:帶有對說話者“言行不一”的批評,暗含缺乏實際行動的諷刺意味。
  3. 起源與典故
    最早見于《左傳》,戰國時期晉國官員趙善用華麗言辭鼓動民衆卻無實際作為,其言論被稱為“誕言”,後演變為成語。

  4. 使用場景

    • 批評虛假宣傳或政治空話,例如:“商家的誕言不可輕信。”
    • 形容文學作品中誇張的修辭,如晉代孫楚《莊周贊》中“放此誕言”。
  5. 文獻例證
    明代郎瑛在《七修類稿》中以“誕言”評價李少君誇大海上仙棗的傳說,進一步印證其“虛誕”含義。


提示:若需更多例證或曆史用例,可參考《左傳》《漢書》等古籍,或查字典相關條目(來源1、2)。

網絡擴展解釋二

《誕言》這個詞的意思

《誕言》一詞最常見的意思是指某人出生時所說的第一句話,也可泛指某人的第一次表态或表達觀點的言辭。

拆分部首和筆畫

《誕言》這個詞可以拆分為“讠”和“言”兩個部首。其中,“讠”是獨體字,表示“言語”的意思;“言”是表示“說話”的意思。總共有6畫。

來源和繁體

《誕言》一詞源自于中國古代的文化傳統,最早可追溯到《易經》中的“誕言之辭”。繁體字為「誕言」。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形式可能會有所變化,所以在不同的時期,「誕言」的寫法也有所不同。一種常見的古代寫法是「誕言」,它的繁體形式仍然保留至今。

例句

1. 他的誕言充滿着智慧和哲理。

2. 這個音樂家的誕言使人們深受感動。

組詞

誕生、言論、言語、言辭、辭言、言傳身教

近義詞

宣言、言論

反義詞

默言、無言、寡言、緘默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