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兌準的意思、兌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兌準的解釋

稱準,秤足。《古今小說·陳禦史巧勘金钗钿》:“縣尹教取裹肚和銀子上來,分付庫吏,把銀子兌準回復。”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兌準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如下:

一、基礎釋義

兌準(duì zhǔn)指通過核對、比較使事物達到準确或一緻的狀态。其中:

二、詞源與演變

  1. 古代用法:

    • “兌”在《說文解字》中釋為“說也”,後衍生出“兌現”“兌換”等義,含“實現承諾”之意。
    • “準”源于古代測量工具“水準器”,後泛指标準(《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

      “兌準”一詞在明清文獻中已出現,多用于賬目核對或度量衡校驗。

  2. 現代應用:

    • 金融領域:指貨币兌換時按标準彙率核算(如“外彙兌準”)。
    • 計量領域:表示校準工具或數據,确保符合國家标準(如《計量技術規範》)。

三、使用場景示例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兌準”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兌準(duì zhǔn) 原指“稱準,秤足”,即稱量物品時确保分量準确、不短缺。例如在《古今小說·陳禦史巧勘金钗钿》中,描述官員查驗銀兩時提到“把銀子兌準回復”,即強調稱量結果的精确性。

延伸用法

部分資料(如)提到其作為成語時引申為“言辭或論述準确無誤”,但這一用法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可能屬于現代語境下的擴展解釋,需結合具體語境判斷。

使用場景

  1. 稱量場景:多用于描述古代交易或官方核查中的精準稱量。
  2. 文學引用:常見于古典小說,體現對細節的嚴謹性描寫。

注意事項

不同來源對詞義的解釋略有差異,建議優先參考權威詞典(如、4、6)的釋義。

别人正在浏覽...

半臂背子謗棄報君知镚子財殚力竭殘卷長辔遠馭騁伎馳教赤土吹冷齑垂針膽土定做弟媳對門法塵鳳帳附炎趨熱高梯共命鳥廣長閨阈過渡黑白不分晦晦矯勁劑調接頭鯨吼經濟合同隆中客亂俗輪扇緑玉樹皃言馬勇邈如内樣逆風惡浪跑野馬偏袒姘人鋪買栖居齊巧三達德生扢紮蛇銜石榴紅遂惔台坐騰摧途程望而生畏蝄蜽玩花招畏慄香水溪笑面夜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