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路絕的意思、路絕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路絕的解釋

(1).道路阻絕。《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三·華山畿十四》:“無故相然我,路絶行人斷,夜夜故望汝。” 晉 孫綽 《遊天台山賦》:“近智以守見而不之,之者以路絶而莫曉。” 明 楊慎 《滇載記》:“羣蠻怨怒,引 吐蕃 攻 知古 殺之,於是 姚 雋 路絶, 晟 猶奉 唐 正朔。”

(2).泛指通道阻塞。 南朝 梁 任昉 《天監三年策秀才文》:“而使直臣杜口,忠讜路絶。” 南朝 梁 任昉 《為蕭揚州薦士表》:“實欲使名實不違,徼倖路絶。”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路絕”是一個漢語成語,其含義可從字面和引申兩個層面理解,曆史文獻中亦有豐富的用例支撐。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基本含義

“路絕”字面指道路完全阻斷,無法通行,常見于描述自然或人為因素導緻的交通中斷。例如《樂府詩集·華山畿》中“路絶行人斷”即描述道路斷絕、行人無法通行的場景。

二、引申意義

  1. 困境與無解:
    比喻事情陷入僵局或無法找到解決方法,如南朝任昉在《天監三年策秀才文》中用“忠讜路絶”形容直言進谏的通道被阻塞。
  2. 斷絕聯繫或生計:
    明代楊慎《滇載記》提到“姚雋路絶”,指因戰亂導緻與外界的聯繫完全中斷。漢典還擴展解釋為“沒有以後的生計”,強調前路被阻斷的深層困境。

三、古文例證

四、近義與反義

五、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正式語境,既可描述具體的地理阻隔(如洪水導緻路絕),也可比喻抽象困境(如談判陷入路絕)。需注意語境適配,避免口語化濫用。

如需進一步查閱完整文獻例證,可參考《樂府詩集》《漢典》等權威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路絕》這個詞的意思

《路絕》這個詞意思是道路中斷、無路可走的意思。它形容在行進過程中,出現阻礙或斷絕,失去了繼續前進的可能性。

拆分部首和筆畫

《路絕》由部首“⻌”和部首“㐄”組成。

它的總筆畫數是14畫。

來源

《路絕》一詞是源自古代漢語,它是由《路》和《絕》兩個字合成而成。

《路》表示道路、路徑,而《絕》則表示斷絕、中斷。

繁體

《路絕》是《路絕》的繁體字寫法。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還存在着另一種寫法。《路》在小篆字體中寫作:“㪗”,而《絕》寫作:“卩月斤”。這種寫法在現代已經不常使用了。

例句

1. 在這座山上,道路幾乎已經路絕,我們隻能徒步前行。

2. 在這個無法逃離的境地中,他感到一股絕望,仿佛前方的道路完全路絕了。

組詞

1. 路途:指旅途中的道路或行程。

2. 巷路:指小巷中的道路。

3. 大路:指寬闊的主幹道路。

4. 路标:指設置在路途中的标志。

5. 路燈:指設于街道兩側或交通重要地段的供夜間照明的燈具。

近義詞

1. 斷路:指道路中斷或無法通行。

2. 阻塞:指道路被堵塞,無法通過。

反義詞

暢通:指道路通暢,無阻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