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勸農的意思、勸農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勸農的解釋

(1).鼓勵農耕。《史記·孝文本紀》:“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今勤身從事而有租稅之賦,是為本末者毋以異,其於勸農之道未備。”《三國志·魏志·高堂隆傳》:“是以帝耕以勸農,後桑以成服,所以昭事上帝,告虔報施也。” 鄭觀應 《盛世危言·墾荒》:“ 中國 伊古以來,以農桑為本,内治之道,首在勸農。”

(2).古代政府官員在春夏農忙季節,巡行鄉間,勸課農桑,稱勸農。 宋 周密 《癸辛雜識前集·吳興園圃》:“郡守每歲勸農還,必於此艤舟宴焉。” 元 張壽卿 《紅梨花》第三折:“我如今待要下鄉勸農去也,則怕那秀才上朝應舉去的忙,等不的我回來。”

(3).官名。古代負責鼓勵督促農業生産的官吏。 晉 束晳 《勸農賦》:“惟百裡之置吏,各區别而異曹;考治民之賤職,美莫當乎勸農。”參見“ 勸農使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勸農”一詞主要有以下含義及背景:

一、基本釋義

1. 鼓勵農耕
指通過政策或行動促進農業生産,強調農業為立國之本。如《史記·孝文本紀》提到:“農,天下之本,務莫大焉。”

2. 古代官員的職責

二、曆史背景與延伸

三、應用場景

四、示例參考

總結來看,“勸農”既是古代農業政策的核心實踐,也是文化中重視勞動與自給精神的象征。

網絡擴展解釋二

勸農的意思

《勸農》這個詞是指鼓勵農民務農、增加農業生産的行動和活動。

拆分部首和筆畫

《勸農》的偏旁部首是力,總筆畫數為7。

來源

《勸農》一詞最早出現于《詩經·小雅·烝民》一篇中,原文為:“勸農時歌,以動歲功。”在古代,善勸農耕是封建統治者重要的政策之一,因此,《勸農》一詞逐漸形成了固定的含義。

繁體

《勸農》的繁體字為「勸農」。

古時候漢字寫法

《勸農》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與現在基本相同。

例句

1. 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來勸農,以提升農業産量。

2. 他經常在村裡勸農,教導農民如何利用現代化技術提高農作物的品質。

組詞

勸導、勸慰、勸告、勸說、農田、種植、農民。

近義詞

勸導、勸慰、勸告、勸說。

反義詞

蠱惑、煽動、誘導。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