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畫。法國塞尚作于1890-1894年。畫面上的蘋果、台布、籃子、瓷瓶和桌子都被減少成為最簡單的體積。整幅畫以柔和的玫瑰色和藍色背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色彩和諧、微妙。
“蘋果籃子靜物畫”主要有兩種解釋,需根據語境區分:
這是最權威的釋義,指後印象派畫家保羅·塞尚(Paul Cézanne)于1890-1894年創作的靜物畫。其特點包括:
部分中文詞典将其解釋為“形容靜物畫構圖簡潔、色彩明快”的成語。但需注意:
靜物畫史上另一著名作品是卡拉瓦喬的《水果籃》(約1596年),描繪逼真的水果與蟲蝕細節,被視為西方首幅獨立靜物畫。與塞尚作品的風格差異顯著,需注意區分。
建議在學術或藝術讨論中優先參考塞尚油畫的釋義,避免混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解釋。
《蘋果籃子靜物畫》指的是一幅描繪蘋果和籃子的靜物畫作品。這幅畫通過繪制蘋果和籃子的形态、顔色和質感,表達了特定的主題和情感。
《蘋果籃子靜物畫》的拆分部首是「艸」和「木」。其中,「艸」是草的意思,表示與植物相關的事物;「木」是樹的意思,表示與木材相關的事物。整個詞組共有12個筆畫。
《蘋果籃子靜物畫》是一個現代漢語詞組。它由三個詞語組成:「蘋果」、「籃子」和「靜物畫」。在繁體字中,可以将「靜」字寫為「靜」。
在古代,「靜物畫」通常寫作「靜物畫」;「籃子」通常寫作「籃子」。
這幅蘋果籃子靜物畫色彩鮮豔,構圖精美,給人以美的享受。
蘋果、籃子、靜物、畫作、色彩、構圖、繪畫
靜物繪畫、物品靜态畫、靜物圖、靜畫
動态畫、生物畫、肖像畫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