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幽暗。《漢書·嚴助傳》:“地深昧而多水險。” 顔師古 注:“昧,暗也。言多草木。” 明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粵西遊記四》:“石壁忽湧起,如蓮下垂。下絶無旁竇,上復深昧,去平地三四丈不得級。” 嚴複 夏曾佑 《國聞報館附印說部緣起》:“比而觀之,最朔之時,灌莽未辟,深昧不可測,禽蹄鳥迹交于中國。”
“深昧”是一個漢語詞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深昧”的核心含義為幽暗,多用于自然或抽象事物的深邃狀态。需注意其比喻義(如“複雜難解”)缺乏權威文獻支撐,建議結合具體語境理解。
《深昧》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暧昧不清、含糊不明、不易被理解或解釋的。它常常用來形容人的言語、行為或态度充滿着模糊不清的意味,讓人難以判斷其真實意圖。
《深昧》的拆分部首是水(氵)和旦(日),它的總筆畫數為13畫。
《深昧》這個詞的來源可追溯至古代的漢語。它由形容詞“深”和“昧”組成,意為深沉、深奧和瞞住、隱瞞。通過結合這兩個含義,就有了“深昧”的定義。
《深昧》的繁體為「深昧」。
在古代,字形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但發音和意義相同。關于“深昧”的古時候漢字寫法已經非常接近現代的樣子,沒有明顯差别。
1. 他的言辭總是深昧不清,讓人捉摸不透。
2. 她的微笑帶着一絲深昧的意味。
3. 這個問題的答案太深昧了,我無法理解。
1. 深香淡茶:形容茶的香味濃郁而深沉。
2. 昧良知:表示不正派、不道德。
3. 深遠影響:指影響的範圍廣泛而深遠。
1. 含糊不清
2. 模糊不明
3. 晦澀難懂
1. 明确
2. 清晰
3. 明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