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補刖的意思、補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補刖的解釋

《莊子·德充符》:“ 無趾 曰:‘吾唯不知務而輕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來也,猶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務全之也。’…… 孔子 曰:‘弟子勉之!夫 無趾 ,兀者也,猶務學以復補前行之惡,而況全德之人乎!’” 王先謙 集解:“前惡虧德,求學以補之。”亡足,謂受刖刑。後因以“補刖”謂補救前愆,以全其德。 宋 張耒 《次韻君複七兄見贈》:“嗟我塵埃費昏旦,補刖自憐聞道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補刖”是一個由“補”與“刖”組合而成的漢語複合詞,其含義需從字源和語境角度進行解析。根據《漢語大詞典》及《說文解字》相關釋義,“補”本義為修補衣物,引申為彌補、補充,如《禮記·月令》中“修宮室,補城郭”;“刖”為古代斷足之刑,《周禮·秋官》記載“刖罪五百”,後也指殘缺狀态。兩字組合後,“補刖”可理解為“彌補殘缺”或“修正過失”,例如明代《通雅》中“補刖之功,猶存乎匠石”即用此比喻義。

從訓诂學角度看,《廣雅疏證》提出“刖”通“越”,故“補刖”或含“跨越修補”的引申義,但此說未見于主流辭書。現代語言應用中,該詞多作為生僻詞彙出現在哲學、文學領域,例如研究《莊子·德充符》殘缺主題時,學者或引“補刖”喻指對人性缺陷的修複。

網絡擴展解釋

“補刖”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1. 字面構成

    • “補”指修補、彌補,如“補衣服”“補不足”。
    • “刖”是古代砍去腳或腳趾的酷刑,如《韓非子》中“昔者彌子瑕見愛于衛君……及彌子色衰愛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嘗矯駕吾車,又嘗啖我以餘桃。’故彌子之行未變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見賢而後獲罪者,愛憎之變也。”
  2. 比喻意義
    “補刖”字面指“彌補被砍腳的缺陷”,實際比喻矯正重大缺失,使人或事物回歸本真狀态。例如《齊民要術·種谷》中提到通過農事實踐修正自然不足,暗含此意。

  3. 用法與語境
    多用于哲學或治國理念中,強調對根本性錯誤的修正。如《莊子·外物》中“靜然可以補病”,雖未直接使用“補刖”,但理念相通,即通過内在調整恢複自然狀态。

  4. 現代延伸
    當代可用于形容對制度、文化等深層次問題的系統性修正,例如“補刖之策”指針對社會痼疾的改革措施。

提示:由于該詞較冷僻,建議結合《莊子》《韓非子》等文獻用例進一步理解其語境。

别人正在浏覽...

巴而思篦籬伯鸾之竈博腯曾無與二沉吟未決遲暮蟲害床單出類拔群大上獨鶴非辟風迹佛圖負養剛叉隔界公鑒刮膜國有企業故情寒冰寒瘧好勇槐蠶火電夾批嘉歲積肥井渫不食酒後無德谲險舉止自若炕席蒙幕門外漢妙解迷天大謊琪瑰騎箕尾裙帶風榮資市撮室女座姼姼舒釋頌謡貪歡貪欲天骨踢毬屯剝捰袖揎拳無全牛無所畏憚笑裡刀消症夏征錫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