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補刖的意思、補刖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補刖的解釋

《莊子·德充符》:“ 無趾 曰:‘吾唯不知務而輕用吾身,吾是以亡足。今吾來也,猶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務全之也。’…… 孔子 曰:‘弟子勉之!夫 無趾 ,兀者也,猶務學以復補前行之惡,而況全德之人乎!’” 王先謙 集解:“前惡虧德,求學以補之。”亡足,謂受刖刑。後因以“補刖”謂補救前愆,以全其德。 宋 張耒 《次韻君複七兄見贈》:“嗟我塵埃費昏旦,補刖自憐聞道晚。”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補刖”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解釋:

  1. 字面構成

    • “補”指修補、彌補,如“補衣服”“補不足”。
    • “刖”是古代砍去腳或腳趾的酷刑,如《韓非子》中“昔者彌子瑕見愛于衛君……及彌子色衰愛弛,得罪于君,君曰:‘是嘗矯駕吾車,又嘗啖我以餘桃。’故彌子之行未變于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見賢而後獲罪者,愛憎之變也。”
  2. 比喻意義
    “補刖”字面指“彌補被砍腳的缺陷”,實際比喻矯正重大缺失,使人或事物回歸本真狀态。例如《齊民要術·種谷》中提到通過農事實踐修正自然不足,暗含此意。

  3. 用法與語境
    多用于哲學或治國理念中,強調對根本性錯誤的修正。如《莊子·外物》中“靜然可以補病”,雖未直接使用“補刖”,但理念相通,即通過内在調整恢複自然狀态。

  4. 現代延伸
    當代可用于形容對制度、文化等深層次問題的系統性修正,例如“補刖之策”指針對社會痼疾的改革措施。

提示:由于該詞較冷僻,建議結合《莊子》《韓非子》等文獻用例進一步理解其語境。

網絡擴展解釋二

補刖

補刖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字組成。下面将分别介紹這兩個字的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寫法、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相關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補字的部首是行,總共有 7 個筆畫。補字最早源于甲骨文,表示——捕獲。後來補字衍生出其他含義,表示填充、補充等。

繁體寫法:補

古時候漢字寫法:部首“行”下面加“田”,類似于“䖈”。

例句:她去補課,以提高自己的成績。

相關組詞:補充、補償、補救、補給。

近義詞:填補、彌補。

反義詞:損、失。

刖字的部首是刂,總共有 4 個筆畫。刖是一個古代漢字,其意義是——割掉腳的外部皮膚,是對犯有嚴重罪行的人的一種刑罰。

繁體寫法:刖(與簡體相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無。

例句:古代刑罰中,常采用刖刑。

相關組詞:刑罰、刑法、刑具。

近義詞:截肢、截趾。

反義詞:安撫、寬恕。

由以上的信息可以得出,補刖是由“補”和“刖”兩個字組成的詞語,分别表示填充和刑罰的意思。補字的部首是行,刖字的部首是刂。補刖在繁體寫法和古時候漢字寫法中保持不變。補刖可以在句子中靈活使用,根據上下文決定具體意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