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鸬鷀酒的意思、鸬鷀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鸬鷀酒的解釋

指用鸬鹚杓所斟之酒。泛指美酒。 清 黃景仁 《别亦園諸君即用屠笏岩贈别原韻》:“贈我瓊瑤篇,酌我鸕鷀酒。”參見“ 鸕鷀杓 ”。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鸬鷀酒,漢語詞彙,特指古代盛裝于鸬鷀形酒器中的美酒,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三方面解析:


一、詞源釋義

“鸬鷀”本指一種善于捕魚的黑色水鳥(學名 Phalacrocorax),古稱“鸬鹚”或“水老鴉”。該詞最早見于《爾雅·釋鳥》,郭璞注:“鸬鷀,水鳥,似鶂而黑”。因其頸部長且喉囊寬大,古人仿其形态制作酒器,故衍生出“鸬鷀酒”一詞,專指此類特殊容器所盛之酒。《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條,釋義為“以鸬鷀形酒器盛載的酒”。


二、文化意象

  1. 酒器形制

    鸬鷀酒器多為陶瓷或金屬材質,長頸鼓腹,仿鳥身曲線,口部作鳥喙狀傾倒酒液。宋代《東京夢華錄》載汴京酒肆“以銀鸬鷀勺斟酒”,印證其作為高檔酒具的禮儀功能。

  2. 詩意象征

    詩詞中常借鸬鷀酒寄托閑適雅趣。如明末屈大均《廣東新語》詠:“椰杯深貯鸬鷀酒,月下鲛人薦蜜房”,以鸬鷀酒具呼應嶺南風物。


三、曆史流變

唐代已出現鸬鷀杓(酒勺),李白《襄陽歌》有“鸬鷀杓,鹦鹉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之句。至宋元時期,鸬鷀形酒壺成為宴飲标配,景德鎮窯、龍泉窯均燒制青瓷鸬鷀酒注,見載于《陶說》《飲流齋說瓷》等典籍。


結語

“鸬鷀酒”兼具器物學與文學雙重内涵,既體現古代造物智慧,亦承載詩酒文化意象。其定義始終圍繞“以鸬鷀形器盛酒”這一核心特征,屬漢語中獨具象徵意義的複合詞。


詳見: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東京夢華錄·飲食果子》(孟元老)
  3. 《廣東新語·詩語》(屈大均)
  4. 《中國酒器史》(杜金鵬,上海文藝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鸬鹚酒”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與古代酒器及詩詞文化密切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1. 基本詞義
“鸬鹚酒”指用“鸬鹚杓”所斟的酒,後泛指美酒。其中“鸬鹚杓”是一種古代酒器,因形似鸬鹚(一種善于捕魚的水鳥)的長喙而得名,常用于詩詞中象征飲酒的雅趣。

2. 文化淵源
該詞與李白《襄陽歌》中“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傾三百杯”的典故相關。鸬鹚杓作為盛酒工具,逐漸成為美酒的代稱,體現古人以器物喻酒的浪漫表達。

3. 現代使用
現代語境中,“鸬鹚酒”一詞較少單獨使用,多出現在古典文學賞析或文化研究中,用以指代醇厚佳釀或表達詩意化的飲酒場景。

若需進一步探究其曆史背景或具體詩詞用例,可參考古典文學典籍或相關文化研究資料。

别人正在浏覽...

阿輔按鈴步軍長耳成日成夜川薮初次楚岫厝心噉食大庭廣衆大小夏侯登科低捋動物學貳功耳熱眼跳繁音促節膚寸富說高等學校歌樓詭力海峤寒聲何省洪惠鴻序椒花舫蛟龍得水機士夔魍勑厲懶放攬勝圖老貌鸾閣迷空步障缪蔔摩滅牛星織女扒摟遷地侵伐碛磈乳泉三屬伸愬施施而行授人以柄守折磃氏館聽伺頽零頹墉往辭晚唐體香絨詳延憲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