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貌的意思、老貌的詳細解釋
老貌的解釋
老态。衰老的形容。 唐 劉禹錫 《和樂天燒藥不成詩》:“嬰啼鼎上去,老貌鏡前悲。”
詞語分解
- 老的解釋 老 ǎ 年紀大,時間長,有經驗,陳舊的:老當益壯。老朋友。老練。老化。少年老成。老馬識途。 對年紀大的人的尊稱:吳老。老人家。老大爺。 極,很:老早。老羞成怒。 老年人:敬老院。扶老攜幼。老有所為(唅
- 貌的解釋 貌 à 面容:面貌。容貌。貌相。以貌取人。 外表的樣子:禮貌。貌合神離。道貌岸然。 外觀:全貌。 古書注解裡表示狀态、樣子,如“飛貌”指飛的樣子。 描繪,畫像:“命工貌妃于别殿”。 筆畫數:; 部首
專業解析
“老貌”的漢語詞典釋義
“老貌”是一個古漢語詞彙,現代使用頻率較低,主要出現在古代文獻或特定語境中。其核心含義可從字面拆解并結合典籍用例來理解:
-
字義構成與基本釋義:
- 老:本義指年歲大、衰老,引申為曆時長久、陳舊等。
- 貌:指容貌、外表、樣子。
- 合義:指衰老的容貌或年老的外表模樣。它直接描繪人因年邁而顯現出的外在衰老特征。
-
引申義與謙稱用法:
- 在古籍中,“老貌”有時引申為對自己年老體衰狀态的一種謙稱或委婉說法。當說話者自稱“老貌”時,并非僅指外貌,而是謙遜地表示自己年事已高、精力衰退的狀态。
- 例如,唐代詩人白居易在詩中常以“老貌”自況,表達對時光流逝、身體衰老的感慨與自謙。
-
文獻例證:
- 唐代白居易《醉後狂言酬贈蕭殷二協律》詩中有:“老貌忽忽隨年改,衰病相仍帶疾添。” 此處“老貌”即指詩人自己衰老的容顔,隨年歲增長而改變。
- 白居易另一首詩《十二年冬江西溫暖喜元八寄金石棱到因題此詩》寫道:“老貌鏡前悲,流年夢裡驚。” 同樣以“老貌”自指衰老之态。
- 宋代文人亦有用例,如喻良能《次韻奉酬林明府詠梅》有“老貌”一詞,亦指衰老之态。
-
權威辭書參考:
-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收錄“老貌”詞條,釋義為:“衰老的容顔。” 這一定義概括了該詞最核心的含義。
-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等工具書雖未單獨立目“老貌”,但對“老”與“貌”的釋義均支持上述理解。
“老貌”一詞,本義指人衰老的外表容貌。在古代詩文中,它常被用作作者對自己年老體衰狀态的一種謙遜或感慨的表達。其使用體現了古漢語詞彙的簡潔與含蓄,以及文人常有的自省與歎逝情懷。
網絡擴展解釋
“老貌”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老貌(拼音:lǎo mào)指人的外貌呈現老态,即衰老的形容。例如唐代劉禹錫在《和樂天燒藥不成詩》中寫道:“嬰啼鼎上去,老貌鏡前悲”,通過鏡子前的衰老形象表達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二、延伸用法
作為成語時,它強調外貌與實際年齡不符的現象,多用于形容年輕人因氣質、神态或經曆顯得老成,如“年紀輕輕卻一副老貌”。
三、相關說明
- 構詞解析:由“老”(年紀大)和“貌”(面貌)組成,直接體現外貌特征。
- 反義詞:可對應“童顔”“青春貌”等描述年輕外表的詞彙。
如需進一步了解例句或曆史文獻中的具體用法,可參考古典詩詞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敗績傍黑兒變化無常玻罩操作規程測景茶竈乘槎成律宸衛揣事穿井得人出神入定楚嚴鼓谠直搗珍棟甍妒女津堕弱犯寡飛閣拊樂給廪故址駭沐憾事吼罵話鋒華婉箋簡嬌嬾接續荊牛精曉流視勵翼鹿死誰手慮禍盲臣凝滑弄法舞文女壻盼戀披風錢谷漆樹求之不得熱燙燙商山四皓神行法石雕俗籠宿世太倉饕口饞舌痛貫心膂通術突襲狎練閑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