迥隔的意思、迥隔的詳細解釋
迥隔的解釋
亦作“逈隔”。遠遠隔絕。 明 楊慎 《升庵詩話·假詩》:“近世有江湖詩者,曲心苦思,既與造化逈隔,朝推暮敲,又未以溉其本根,而詩於是乎始卑。” 清 孔貞瑄 《泰山紀勝·禦帳崖》:“諸水從雲間奔赴,頓覺冷然與人世迥隔。”
詞語分解
- 迥的解釋 迥 ǒ 遠:迥異(相差很遠)。迥然(顯然,清清楚楚,如“迥迥不同”)。迥乎。迥殊。迥若兩人。 筆畫數:; 部首:辶; 筆順編號:
- 隔的解釋 隔 é 遮斷:隔開。隔離。隔絕。隔斷。阻隔。 相去有一段距離:隔壁。隔年。隔行(俷 )。隔岸觀火(喻見人遇到困難,漠不關心,采取觀望或看熱鬧的态度)。隔牆有耳。 思想感情有距離:隔閡。隔膜。隔心。
網絡擴展解釋
“迥隔”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iǒng gé,其核心含義是“遠遠隔絕”,強調事物或人之間距離遙遠且毫無關聯。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基本釋義
- 字面含義:
“迥”指遙遠、不相連,“隔”表示分隔、隔離,合起來形容兩者之間在空間或關系上完全隔絕的狀态()。
- 引申意義:
也可用于抽象層面,如思想、境界的差距極大,例如明代楊慎評價某些詩作“與造化迥隔”,指其意境與自然規律相差甚遠()。
二、使用場景
- 描述物理距離:
如清代孔貞瑄《泰山紀勝》中“冷然與人世迥隔”,形容泰山禦帳崖的山水環境與人間煙火完全隔絕()。
- 比喻差異懸殊:
可引申為能力、地位的巨大差距,例如“實力迥隔霄壤”表示兩者天壤之别()。
三、近義詞與對比
- 近義詞:天差地别、判若雲泥、霄壤之别。
- 反義詞:息息相關、密不可分。
四、權威來源
以上解釋綜合了古代文獻(如《升庵詩話》《泰山紀勝》)和現代詞典釋義(),如需進一步考證,可查閱《漢語大詞典》或相關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迥隔
迥隔(jiǒng gé)是一個漢字詞語,由“迥”和“隔”兩個字組成。
部首和筆畫
“迥”字的部首是辶,總共有12個筆畫;“隔”字的部首是阝,總共有13個筆畫。
來源
“迥隔”的來源是兩個獨立的詞語。“迥”的本義是相距遙遠,彼此相對;而“隔”的本義是分開,隔絕。
繁體
“迥隔”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迥隔」。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迥隔”并沒有特定的古代寫法,仍然以現代的形式書寫。
例句
他們之間有着迥隔的思想觀念。
組詞
迥然、迥異、迥出、隔離、隔絕、隔斷。
近義詞
相隔、相距、相遠、相異。
反義詞
相近、相鄰、相通。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