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九功的意思、九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九功的解釋

(1).古謂六府三事為九功。《左傳·文公七年》:“六府、三事,謂之九功。水、火、金、木、土、穀,謂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謂之三事。”《梁書·武帝紀上》:“文洽九功,武苞七德。” 唐太宗 《執契靜三邊》詩:“戢武耀七德,昇文輝九功。”

(2).指九種職業的賦稅。《周禮·天官·大府》:“大府掌九貢,九賦,九功之貳,以受其貨賄之入。” 鄭玄 注:“九功,謂九職也。” 賈公彥 疏:“謂九職之功,大宰以九職任之,成孰斂其稅,則是九功也。”

(3).欲成功業者慎不可犯的九件事。《逸周書·成開》:“勉茲九功,敬人畏天……九功:一、賓好在笥;二、淫巧破制;三、好危破事;四、任利敗功;五、神巫動衆;六、盡哀民匱;七、荒樂無别;八、無制破教;九、任謀生詐。” 孔晁 注:“不犯此則成功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九功”是古代政治經濟術語,主要有以下三層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核心定義(治國要務)

指“六府三事”的九項治國事務,源于《尚書·大禹谟》和《左傳·文公七年》:

  1. 六府:水、火、金、木、土、谷(即自然資源的管理);
  2. 三事:正德(端正德行)、利用(便利器物)、厚生(富足民生)。
    此為“養民之政”的核心綱領,強調通過資源管理和民生教化實現國家治理。

二、經濟賦稅

指九種職業的賦稅,出自《周禮·天官·大府》。古代将社會職業分為九類(如農耕、手工業等),按職業征收稅賦,稱為“九功”。鄭玄注:“九功謂九職也”,即九種職事對應的稅收。


三、成功禁忌

指欲成事者需避免的九種行為,載于《逸周書·成開》,包括:

  1. 淫巧破制(奇技淫巧破壞制度);
  2. 任利敗功(貪圖私利損害功業);
  3. 神巫動衆(迷信巫術勞民傷財)等。
    強調通過規避這些行為來維護統治穩定。

補充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尚書》《周禮》等古籍原文。

網絡擴展解釋二

《九功》是一個詞語,它的意思是指“九種功夫”或“九種技能”。根據拆分部首和筆畫,它是由“乙”、“力”、“工”、“十”和“勹”等部首組成的,總共有11個筆畫。《九功》一詞源自中國文化傳統,它代表着一種多才多藝的能力或技能。 在繁體字中,《九功》的寫法與簡體字相似,隻是在筆劃上稍有不同。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但是整體字形基本保持一緻。 以下是一個關于《九功》的例句: 他通過不斷學習和努力,掌握了九功中的八種技能。 除了《九功》這個詞外,你還可以組成其他相關的詞語,例如“九藝”、“九技”、“九能”等等。雖然這些詞語可能不完全相同,但它們都指向了多種技能或能力。 在近義詞方面,可以用“九技”或“九藝”來替換《九功》這個詞,它們都表示相似的意思。而反義詞則可能是“一能”或“一技”,它們表示隻有一種或少數技能的意思。 希望這個簡短回答對你有幫助!如有其他問題,歡迎繼續提問。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