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longevity]∶舊指高壽
(2) [congradulate sb. on his birthday]∶向人敬酒,祝頌長壽
奉觞上壽
三壽中之上者。《莊子·盜跖》:“人上壽百歲,中壽八十,下壽六十。” 晉 嵇康 《養生論》:“或雲,上壽百二十,古今所同,過此以往,莫非妖妄者。”《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四:“ 仇 大姓夫妻俱登上壽,同日念佛而終。”參見“ 三壽 ”。
(1).謂向人敬酒,祝頌長壽。《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至禮畢,復置法酒。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以尊卑次起上壽。”《後漢書·明帝紀》:“公卿百官以帝威德懷遠,祥物顯應,乃并集朝堂,奉觴上壽。” 李賢 注:“壽者人之所欲,故卑下奉觴進酒,皆言上壽。” 唐 盧綸 《元日早朝呈故省諸公》詩:“垂衣當曉日,上壽對 南山 。”
(2).單指祝賀壽辰。 元 石子章 《竹塢聽琴》楔子:“今日是小姐生辰貴降的日子,我與他上壽走一遭去。”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閨塾》:“敢問師母尊年……待學生繡對鞋兒上壽。” 徐特立 《緻張敬堯的*********》:“營長做壽一次,由都總按戶派捐,稱觞上壽。”
“上壽”是漢語中具有雙重含義的詞彙,其解釋需結合古代文獻和現代用法:
指高壽
古代将壽命分為上、中、下三等,但具體年齡劃分因文獻而異:
祝壽行為
指向他人敬酒并表達長壽祝願,如“奉觞上壽”(舉杯祝賀)。
現代語境中多用于文學或祝壽場合,既保留“高壽”本義,也延續“敬酒祝福”的動作含義。例如:“這對夫妻登上壽,同日離世”。
如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接龍或例句,可參考相關詞典來源。
《上壽》是一個常見的詞語,既可以作為一個動詞,也可以作為一個名詞使用。
作為動詞時,表示祝福長壽、慶祝生日或是慶祝壽日。作為名詞時,指壽辰或長壽的日子。
《上壽》這個詞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其中,“上”字的部首是一,總計3畫;而“壽”字的部首是宀,總計7畫。
《上壽》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傳統文化中。中國人民重視長壽,認為長壽是一種幸福和福氣的象征。因此,在重要的壽辰或生日時,親友們都會聚在一起,通過舉辦壽宴、祭拜祖先或送上禮物來表達祝福和慶祝。
《上壽》的繁體字是「上壽」。
在古時,漢字的寫法與現代有所不同。以《上壽》為例,古代人常常用篆書或隸書來書寫。這種書寫方式與現代楷書有所差異,更加具有書法上的特色。
動詞用法:
他們一起舉杯上壽,祝福老人大壽無疆。
名詞用法:
他的上壽宴上,親友們紛紛贈送禮物。
上壽的相關組詞有:
上壽禮、上壽宴、上壽皇、上壽聯、上壽詞等。
上壽的近義詞有:
萬壽無疆、祝壽、慶壽、壽辰等。
上壽的反義詞有:
逝世、離世、喪失等。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