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權分立的意思、三權分立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權分立的解釋

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分别由不同的國家機關獨立行使、相互制約的制度。資本主義國家的基本政治制度。一般由議會行使立法權,總統或内閣行使行政權,法院行使司法權。在反封建的鬥争中起過進步作用。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三權分立(Separation of Powers)是現代政治學與法學中的核心概念,指國家權力被劃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和司法權三個獨立部分,分别由不同機關行使,以達到相互制衡、防止權力濫用的目的。以下從漢語詞典及權威學術角度進行詳細闡釋:


一、基本定義

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釋義:

三權分立指資本主義國家實行的将國家權力分為立法、行政、司法三個部分,分别由議會、政府和法院獨立行使并相互制約的制度。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1123.


二、理論淵源與核心内涵

  1. 思想起源

    該理論由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論法的精神》(1748年)中系統提出。他強調:

    “一切有權力的人都容易濫用權力……要防止濫用權力,就必須以權力約束權力。”

    來源:孟德斯鸠. 《論法的精神》[M]. 許明龍譯. 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154.

  2. 權力劃分标準

    • 立法權:制定、修改或廢止法律的權力(通常由議會行使);
    • 行政權:執行法律、管理國家事務的權力(由政府或總統行使);
    • 司法權:適用法律裁決争議、懲罰犯罪的權力(由法院行使)。

      來源:《法學大辭典》[M].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3:21.


三、實踐形式與制衡機制

不同國家的三權分立模式存在差異,但均遵循以下原則:

  1. 職能分立:各機關專司其職,不得越權(如法院不得制定法律);
  2. 人事獨立:權力機關人員分離(如議員不得兼任行政職務);
  3. 相互制衡(以美國為例):
    • 總統可否決國會法案,國會可彈劾總統;
    • 最高法院可審查法律合憲性,總統提名大法官需國會批準。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美國的人權紀錄》[R]. 2021年. 鍊接(注:此為官方報告鍊接,引用其制度說明部分)


四、中國語境下的理解

需特别說明的是,中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強調權力機關的統一性。《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條規定:

“國家行政機關、監察機關、審判機關、檢察機關都由人民代表大會産生,對它負責,受它監督。”

來源:《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中國人大網(權威發布)鍊接


五、制度價值與争議

  1. 積極意義:
    • 限制專制,保障公民自由(如司法獨立防止行政幹預審判);
    • 提升治理效率(專業化分工)。
  2. 理論争議:
    • 權力界限模糊可能導緻“府會僵局”(如美國聯邦政府停擺);
    • 民選機構權力擴張可能削弱制衡效果。

      來源:王紹光. 《分權的底限》[M]. 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7:78-82.


結論:三權分立本質是權力制衡的工具性設計,其具體形态需適配各國曆史傳統與現實需求。理解這一概念需結合經典理論、制度實踐及本土語境,避免脫離背景的簡單套用。

網絡擴展解釋

三權分立是一種政治制度理論,主張将國家權力劃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分别由不同機構獨立行使,通過相互制衡防止權力濫用。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三權的基本定義

  1. 立法權
    負責制定、修改或廢除法律,通常由議會或國會行使。例如美國的國會、英國的下議院。
  2. 行政權
    負責執行法律和管理國家事務,主體為政府或總統。如美國總統領導聯邦政府,擁有籤署法案、指揮軍隊等權力。
  3. 司法權
    負責解釋法律、裁決争議,由法院系統行使。最高法院可審查法律和行政行為是否違憲。

二、核心機制:制衡與獨立

三權分立強調權力間的獨立運作與相互制約,典型案例如:


三、理論起源與發展


四、實際應用與争議


五、意義與目的

核心目标是防止權力集中導緻的專制,保障公民權利。通過分權制衡,确保“任何一方權力不能壓倒其他兩方”。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國家的制度差異,可參考來源網頁中的案例分析(如對美國制度的詳細描述)。

别人正在浏覽...

八寶山敗水闆闆标幹插艾誠孝崇樹遄行竄辱蹙緊倒賠釣戰諜候頂戗豐夥鳳咮紛葩脯臘改稽高慢跪叩豪銳何已惠恤湖嵌家口健爽驕狷集刊金章玉句爵韋居位坎昆老套子靈祜六聯輪椅門禁森嚴面談迷颩模登孽庶甯人弄音窮且益堅起支軟屜三品刍沙俄舍次生荒繩束適應症說方便絲竹中年螳蠰鐵案聽伺通令透碧霄頽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