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九功的意思、九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九功的解释

(1).古谓六府三事为九功。《左传·文公七年》:“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穀,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梁书·武帝纪上》:“文洽九功,武苞七德。” 唐太宗 《执契静三边》诗:“戢武耀七德,昇文辉九功。”

(2).指九种职业的赋税。《周礼·天官·大府》:“大府掌九贡,九赋,九功之贰,以受其货贿之入。” 郑玄 注:“九功,谓九职也。” 贾公彦 疏:“谓九职之功,大宰以九职任之,成孰敛其税,则是九功也。”

(3).欲成功业者慎不可犯的九件事。《逸周书·成开》:“勉兹九功,敬人畏天……九功:一、宾好在笥;二、淫巧破制;三、好危破事;四、任利败功;五、神巫动众;六、尽哀民匱;七、荒乐无别;八、无制破教;九、任谋生诈。” 孔晁 注:“不犯此则成功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九功”是古代政治经济术语,主要有以下三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核心定义(治国要务)

指“六府三事”的九项治国事务,源于《尚书·大禹谟》和《左传·文公七年》:

  1. 六府:水、火、金、木、土、谷(即自然资源的管理);
  2. 三事:正德(端正德行)、利用(便利器物)、厚生(富足民生)。
    此为“养民之政”的核心纲领,强调通过资源管理和民生教化实现国家治理。

二、经济赋税

指九种职业的赋税,出自《周礼·天官·大府》。古代将社会职业分为九类(如农耕、手工业等),按职业征收税赋,称为“九功”。郑玄注:“九功谓九职也”,即九种职事对应的税收。


三、成功禁忌

指欲成事者需避免的九种行为,载于《逸周书·成开》,包括:

  1. 淫巧破制(奇技淫巧破坏制度);
  2. 任利败功(贪图私利损害功业);
  3. 神巫动众(迷信巫术劳民伤财)等。
    强调通过规避这些行为来维护统治稳定。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尚书》《周礼》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九功》是一个词语,它的意思是指“九种功夫”或“九种技能”。根据拆分部首和笔画,它是由“乙”、“力”、“工”、“十”和“勹”等部首组成的,总共有11个笔画。《九功》一词源自中国文化传统,它代表着一种多才多艺的能力或技能。 在繁体字中,《九功》的写法与简体字相似,只是在筆劃上稍有不同。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可能与现代略有不同,但是整体字形基本保持一致。 以下是一个关于《九功》的例句: 他通过不断学习和努力,掌握了九功中的八种技能。 除了《九功》这个词外,你还可以组成其他相关的词语,例如“九艺”、“九技”、“九能”等等。虽然这些词语可能不完全相同,但它们都指向了多种技能或能力。 在近义词方面,可以用“九技”或“九艺”来替换《九功》这个词,它们都表示相似的意思。而反义词则可能是“一能”或“一技”,它们表示只有一种或少数技能的意思。 希望这个简短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