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次對的意思、次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次對的解釋

(1).猶輪對。《新唐書·陸贽傳》:“朕嗣位,見言事多矣,大抵雷同道聽,加質則窮。故頃不詔次對,豈曰倦哉!” 宋 戴埴 《鼠璞·次對》:“次對即輪對……本朝侍從本與百官輪對, 元祐 以 王存 奏罷之,復行於 紹聖 四年……是則次對輪對本無别議。”

(2).待制官的别稱。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詞林·侍從官》:“ 宋 朝兩府執政而下,最貴近者,多侍從。目六部尚書、雜學士,以至龍圖等閣待制是也。以執政造膝之後,即召入諷議,故又名次對。”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次對”是一個具有曆史語境和現代引申義的詞彙,具體含義需結合不同場景理解:

一、曆史術語解釋

  1. 輪對制度
    指古代官員按次序輪流觐見皇帝并奏對議事的制度。該制度在唐代已有記載,如《新唐書·陸贽傳》提到“不詔次對”,宋代戴埴《鼠璞》進一步說明“次對即輪對”。此制度在宋代曾一度廢止後又恢複。

  2. 官職别稱
    在明代文獻中,“次對”被用作“待制官”的别稱。待制官為宋代重要近臣,負責為皇帝提供咨詢,因需在執政官之後觐見,故稱“次對”。

二、現代引申義(成語用法)

作為成語時,“次對”指次要的、不重要的對象或事務,例如:

三、其他說明

如需進一步考證古籍原文,可參考《新唐書》《鼠璞》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次對(cì duì)是一個詞語,意思是次一層的、次品或者副的組成。它的拆分部首是次(cì,意思是排在第二或者次要)和對(duì,意思是兩個相對、相應的事物)。 《次對》這個詞源于古代的漢字。在繁體字中,次對可以寫作「次對」。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次對的寫法各有不同,但都能表達出次要、副的意思。 以下是一些例句: 1. 他的産品是次對的,質量沒有主要品牌好。 2. 這隻是個副的問題,我們應該關注更重要的事情。 一些和次對相關的詞彙包括: 1. 次要:指在重要性或地位上排在第二位,不那麼重要的。 2. 副本:指一件複制品,通常是原作的次一層的拷貝。 3. 次品:指質量不好、不完善的産品。 近義詞和反義詞的對比: 近義詞:次要、副的、附屬的 反義詞:主要、重要的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如有任何問題,請隨時咨詢。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