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寤辟的意思、寤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寤辟的解釋

醒來以手拍胸。形容憂傷。《詩·邶風·柏舟》:“靜言思之,寤辟有摽。” 毛 傳:“辟,拊心也。” 漢 王褒 《九懷·思忠》:“寤辟摽兮永思,心怫鬱兮内傷。” 晉 陸雲 《吳故丞相陸公诔》:“仰慕遺輝,寤辟憂殷。” 清 顧炎武 《文林郎貴州道監察禦史王君墓志銘》:“每寤辟長歎,遂以得疾。”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寤辟的詳細釋義

寤辟(wù pì)是一個源自上古漢語的複合詞,由“寤”和“辟”二字組成,其核心含義指睡醒後以手拍胸的動作,常用來形容人因極度憂傷、悲痛或煩悶而無法自持的狀态。該詞屬于典型的古雅詞彙,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見于先秦文獻及後世注疏。

一、權威詞典釋義與文獻依據

  1. 《詩經》毛亨傳注

    該詞最早且最權威的出處見于《詩經·邶風·柏舟》的注釋。原詩“耿耿不寐,如有隱憂”後,毛亨(西漢學者)注解“寤辟有摽”句時明确釋為:“辟,拊心也。”意指睡醒後以手拍擊胸口表達憂憤。

    來源: 毛亨《毛詩故訓傳》,收錄于《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影印本)。

  2. 鄭玄《毛詩箋》的深化解釋

    東漢經學家鄭玄進一步闡釋:“寤,覺;辟,拊心也……言憂不能寐,覺則拊心以自歎。”強調“寤”指從睡眠中醒來,“辟”即捶胸動作,整體描繪覺醒後因内心郁結而捶胸頓足的情狀。

    來源: 鄭玄《毛詩鄭箋》,見《毛詩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點校本)。

二、構詞與語義分析

三、經典用例與語境

在《詩經·邶風·柏舟》中,“寤辟有摽”全句為:

“耿耿不寐,如有隱憂……靜言思之,寤辟有摽。”

詩人以“寤辟”具象化内心煎熬:長夜無眠,憂思萦懷,醒來後捶胸悲歎,展現無法排解的苦悶。此用法成為後世理解該詞的典範語境。

四、相關文化意象

“寤辟”所關聯的“伏枕”“拊心”等行為,是先秦文學表達悲情的典型肢體語言,如《楚辭·九章》亦有“撫枕不能寐,振衣獨長想”之句,印證此類動作在抒發憂憤時的文化符號意義。

結論:“寤辟”作為古漢語詞彙,專指睡醒後捶胸的動作,承載強烈的憂憤情感,其釋義根植于《詩經》注疏傳統,具有明确的文獻依據與語境支撐。

網絡擴展解釋

“寤辟”是一個古代漢語詞彙,讀音為wù pì,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2.出處與用例

3.近義詞與關聯詞

4.現代應用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已不常用,主要見于古典文學研究或引用古籍的場景。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詩經》注疏或古代漢語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暗淡粃政翅羽初測楚驿詞文棟朽榱崩鈍廢惡事傳千裡霏彌扶輪閣淚寡愛估楫橫眉立目紅杏尚書畫毂花胡哨黃黴天回景回升胡奴車獲落監軍交舉觔兜進善懲惡進退維亟谲密科調樂謌淚波鹵奪籮間馬枥冒家名角鳥害碰觸貧弱輕春清緻惓切人造地球衛星聖誕深晦狩地庶舊說知速決蘇拉天南地北違天文言文險湊涎滴宵餘下雪信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