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歧路的意思、歧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歧路的解釋

(1).從大路上分出來的小路;岔路。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歧,一本作“ 岐 ”。 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詩:“無為在歧路,兒女共霑巾。” 清 梅曾亮 《小盤谷記》:“餘嘗求小盤谷者。至其地,土人或曰無有。皆大竹蔽天,多歧路。” 鄭澤 《夏日感興次鈍根韻即以奉寄》:“母唯事塵勞,歧路徒營營。”

(2).錯誤的道路。如: 小張 雖誤入歧路,但在同志們耐心的幫助教育下,他決心改邪歸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歧路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以下兩個核心層次:

一、本義:岔道,分岔的道路

指從主幹道分出的不同方向的小路。此義項強調具體的地理路徑分支,常見于古代交通語境。

例證:

唐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詩雲:“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引自《漢語大詞典》)

二、引申義:人生或事物的抉擇關口

比喻人生方向、思想觀念或重大決策的分歧點,隱含對選擇後果的謹慎與迷茫。

例證:

《列子·說符》載:“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 (引自《古代漢語詞典》)


權威來源說明:

  1.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收錄“歧路”本義及文學用例,強調其地理屬性與文學意象。
  2.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解析引申義,結合典籍闡釋其哲學隱喻,如“歧路亡羊”的象征意義。

延伸文化内涵:

“歧路”在傳統文化中常承載對抉擇的哲學思考。如《淮南子》提出“楊子見逵路而哭之”,暗喻面對複雜選擇時對迷失的憂慮,深化了該詞的人文價值。

網絡擴展解釋

“歧路”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qí lù,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意義
    指從大路上分出來的小路或岔道。例如:

    • 曹植《美女篇》:“美女妖且閑,采桑歧路間。”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2. 比喻意義
    引申為錯誤的道路或偏離正途的選擇。例如:

    • “誤入歧路”指因錯誤選擇走上偏邪之路,需及時改正。

二、相關說明

  1. 異體字與用法
    “歧路”與“岐路”為異體關系,現代漢語中“歧路”更常用。

    • 《列子·說符》中“多岐路”即用“岐”字。
  2. 文化内涵
    古代詩詞常以“歧路”表達離别之情(如王勃詩句)或人生抉擇的複雜性。


三、常見搭配

若需進一步了解古文用例或近義詞(如“歧途”),可參考漢典、滬江詞典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暗谷嗷啕白青亳社不上台盤裁紩雠隙翠圍珠裹點石術渡涉父慈子孝蓋戴高鲠膏良龔行光複過道國際複興開發銀行好不好橫度洪筭黃胖日頭繪事後素監鑄家祖鞫谳客座教授硠硠涼聲練習力倍功半列柏麟膠柳葉曲驢鞍緑慘紅愁馬杌門豹瞢暗摹索排場潘生平權齊編清發起錢秋審神臯沈壯肆行無忌泰古挑三嫌四逖慕投閑枉費心計僞從無塵子烏兔像模象樣笑語指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