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戢身的意思、戢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戢身的解釋

斂迹;藏身。 唐 沉既濟 《任氏傳》:“ 崟 周視室内,見紅裳出于戶下,迫而察焉,見 任氏 戢身匿於扇間。” 明 王世貞 《傷盧柟》詩:“嗚呼 盧生 晚,竟無戢身地。”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戢身”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jí shēn(注音:ㄐㄧˊ ㄕㄣ),其含義為斂迹、藏身,指收斂行蹤或隱藏自身以避世或躲避注意。

詳細解釋:

  1. 基本詞義
    “戢”本義為收斂兵器(如《說文解字》中“戢,藏兵也”),引申為“收斂、隱藏”;“身”即身體或自身。組合後,“戢身”強調主動收斂行迹、隱匿自身的行為。

  2. 文學出處
    該詞可見于唐代沈既濟的傳奇小說《任氏傳》中:

    “崟周視室内,見紅裳出于戶下。迫而察焉,見任氏戢身匿于扇間。”
    此處描寫任氏藏身于門扇後的場景,“戢身”生動體現了其隱蔽動作。

  3. 用法與語境
    多用于形容避世或躲避他人關注的姿态,如明代王世貞的作品中亦有用例。現代漢語中雖不常見,但在古典文學或曆史文獻中仍可遇到。

  4. 近義詞
    類似詞彙包括“匿迹”“潛藏”“隱遁”等,均含隱藏、避世之意,但“戢身”更側重行為上的主動收斂。

“戢身”是一個具有古典色彩的詞語,常用于描述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隱蔽行為,既反映動作,也暗含避世心态。其語義可通過字源和文學實例深入理解。

網絡擴展解釋二

《戢身》的意思

《戢身》是一個漢字詞語,表示收斂、收攏自己的身體,也可引申為戒除、避免某種行為或情緒。

拆分部首和筆畫

《戢身》的部首是手,并且它的拼音是"jí"。它的總筆畫數為12。

來源和繁體

《戢身》一詞最早見于《周易》中,原本用作辭讓之辭。“戢”字的繁體寫法為「戢」。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戢」字的寫法略有不同。它由上部分的「戈」與下部分的「吉」組成,「戈」代表武器,「吉」代表吉祥的意義,合在一起表示通過戰争來獲得吉祥和平安。

例句

1. 他在遇到困難時學會了戢身思考,以便更好地解決問題。

2. 情緒突發時,要學會戢身平靜,不要輕易發洩出去。

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組詞:收戢、戢鼠、戢望、戢行

近義詞:聚攏、收斂、收束

反義詞:張揚、放松、敞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