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厘訂的意思、厘訂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厘訂的解釋

(1).整理訂正。 魯迅 《集外集拾遺·<勁草>譯本序》:“爰加厘訂,使益近于信達。”

(2).制訂。 ********* 《三十年前的民主運動》:“﹝ 梁任公 ﹞對立憲加緊活動,提出四項政綱,即……(二)厘訂法律,鞏固司法權的獨立。”


整理訂定。《清史稿·時憲志一》:“﹝ 湯若望 ﹞言:‘臣於 明 崇禎 二年來京,曾依西洋新法釐訂舊曆。’” 清 趙克宜 《重訂增補<類腋>凡例》:“ 姚氏 原書諸未盡善之處,既為詳加釐訂,新增者成於鋒鏑之餘,疵顈在所難免。” 朱自清 《論國語教育》:“ 陸先生 是主張‘整理國字’使之合理化,科學化,統一化,正确化,非從速釐訂标準字不可。”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厘訂”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包含以下兩層含義:

一、基本解釋

  1. 整理訂正
    指對已有内容進行系統性的梳理、校對和修正,使其更準确或完善。例如文獻修訂、法律條文調整等場景。
  2. 制訂
    強調從無到有地制定規則、法律或計劃,如政策法規的起草。

二、引證與用法


三、補充說明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用例,可參考《漢語大詞典》或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厘訂(lí dìng)這個詞是指修訂、校正或審查文稿、文件等内容。《厘訂》一詞的拆分部首和筆畫是“廠”、“言”、“十”和“一”,總共六畫。 《厘訂》這個詞來源于古代的書寫方式,其中“廠”是廠字底的意思,代表文字是在廠字的下方書寫;“言”是指示詞語含義的意義,代表書寫的内容;而“十”和“一”則分别表示具體的十字和一橫,用來确定字形。 在繁體字中,“厘訂”的寫法保持不變,依然是“厘訂”這兩個字組合而成。繁體字是漢字的一種演變形式,相較于簡體字,它們在形狀上有所改變,但字形仍保持一緻。 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厘訂的字形也有些不同。比如,厘字通常在上方多加一橫,形如“㫃”;而訂字在左右兩側多有兩點,形如“⿱丁⿰丶丶丶冂”(左側有兩點,右側有一個冂)。 《厘訂》這個詞在應用中可以具體指代修訂、校正、審核等工作。例如,一份文件經過厘訂後,可以更加準确、規範地表達内容。下面是一個例句: 這份合同還需要厘訂一下,确保所有條款都清楚明确。 除了《厘訂》之外,還有一些相關的詞彙。組詞方面,可以有厘正、厘清、厘定等詞。近義詞方面,可以有修訂、校對、審查等詞。反義詞方面,可以有保持、不變、固定等詞。這些詞語在不同的語境下可以靈活運用,以表達不同的含義和需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