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句讀的意思、句讀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句讀的解釋

(1) [periods and commas]∶中國古代文章中沒有标點符號,誦讀時稱文句中停頓的地方,語氣已經完的叫“句”,沒有完的叫“讀”,由讀者用圈(句號)和點(逗號)來标記

習其句讀。——唐· 韓愈《師說》

句讀之不知。

(2) [sentences and phrases]∶連稱句讀時,句是語意完整的一小段,讀是句中語意未完,語氣可停的更小的段落

詳細解釋

古人指文辭休止和停頓處。文辭語意已盡處為句,未盡而須停頓處為讀。書面上用圈(“。”)、點(“、”)來标志。 漢 何休 《<春秋公羊傳解诂>序》:“援引他經,失其句讀。” 唐 韓愈 《師說》:“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仙人島》:“我言君不通,今益驗矣。句讀尚不知邪?” 魯迅 《花邊文學·點句的難》:“常買舊書的人,有時會遇到一部書,開首加過句讀,夾些破句,中途卻停了筆:他點不下去了。”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句讀”是古代文言文閱讀中的核心概念,具體含義及背景如下:

一、基本定義

“句讀”(拼音:jù dòu,也作“句逗”)指文言文中停頓的标記方式。其中:

二、曆史背景

古代文獻無标點符號,讀者需自行判斷停頓。如《三字經》強調“明句讀”,韓愈《師說》提到“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凸顯其重要性()。

三、功能與意義

  1. 避免誤解:錯誤斷句會改變文意。例如“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因斷句不同可産生相反含義()。
  2. 閱讀基礎:古人學習文言文的第一步,涉及虛詞、語法等綜合能力()。

四、結構解析

五、現代關聯

現代标點符號的句號、逗號即源于“句讀”,但古代更注重文意連貫與誦讀節奏()。

如需進一步了解斷句技巧或曆史案例,可查閱《增訂解人頤新集》等古籍或高考文言文題型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句讀

句讀是一個漢字詞語,指的是對一段文字進行分解和理解的過程。它可以叫做“句子的讀解”或者“句子的閱讀”,主要是指閱讀者對一段文字的語法、結構、意義進行分析和理解的能力。

拆分部首和筆畫

句讀的字形上包含兩個部首,分别是“口”和“寸”。其中,“口”部表示與口有關的意思,而“寸”部表示與長度、數量等有關的意思。句讀的筆畫為五畫。

來源

句讀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演變的過程。在古代,漢字的形狀和意義逐漸發展演變,形成了句讀這個詞,用來表示對文字進行解讀和理解的能力。

繁體

在繁體字中,句讀的寫法為「句讀」。繁體字是漢字的一種寫法形式,其形狀比簡體字複雜,具有一定的裝飾性。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句讀的寫法可能與現代略有不同。漢字的寫法隨着時間的推移有所變化,因此古代的句讀可能采用了不同的字形。

例句

1. 他的句讀能力很強,幾乎可以一次就理解整個文章。

2. 學好句讀能夠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意思。

組詞

句讀的相關詞語:

1. 詞語解讀

2. 文章理解

3. 閱讀能力

近義詞

句讀的近義詞包括:

1. 文字解讀

2. 語句分析

3. 句子理解

反義詞

句讀的反義詞可以是理解困難或者無法理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