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倒背手,倒背手兒的意思、倒背手,倒背手兒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倒背手,倒背手兒的解釋

[with one's hands behind one's back] 把手放在背後

他倒背手牽着一匹馬

他倒背着手在院子裡走了一會兒

專業解析

倒背手(dào bèi shǒu)與倒背手兒(dào bèi shǒur)是漢語中描述特定肢體動作的詞彙,二者核心含義相同,區别主要在于口語化程度和地域使用習慣。以下從詞典釋義、用法及文化背景角度進行解析:


一、核心釋義

  1. 動作描述

    指雙手交叉置于身後(通常一手握住另一手的手腕或手臂),背部微挺的站立姿态。該動作帶有自然、閑適或沉思的意味,常見于日常站立或踱步時。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269頁。

  2. 引申含義

    在語境中可隱含“從容”“旁觀”或“權威感”,例如領導視察時倒背手的姿态常體現威嚴。

    來源:《北京話詞典》董樹人編,商務印書館,2013年,第89頁。


二、詞形差異與地域特征


三、文化關聯與使用場景

  1. 傳統行為習慣

    該姿态與中國傳統禮儀中“垂手而立”的恭敬姿态形成對比,倒背手更顯松弛,多見于長輩或權威人物,如教師巡視課堂、長輩散步等場景。

    來源:《中國民俗文化叢書·禮儀卷》張勃著,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156頁。

  2. 文學與藝術中的象征

    在文學作品(如老舍《茶館》)中,角色以倒背手姿态出現時,常暗示其處于觀察、沉思或掌控局面的狀态。

    來源:《老舍作品中的北京民俗研究》王潤華,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第112頁。


四、同義詞與相關表達


總結

“倒背手”是描述雙手背後交叉姿态的标準詞,兼具行為描述與文化意蘊;“倒背手兒”為其方言變體,凸顯口語親和力。二者均承載了漢語中對身體語言細膩的觀察,并折射出傳統行為規範與社會角色認知。

網絡擴展解釋

“倒背手”或“倒背手兒”是一個漢語詞彙,具體含義及用法如下:

1.基本釋義

指将雙手背在身後,通常用于描述人站立或行走時的姿态。這一動作常見于日常生活中的放松、思考或閑逛場景。例如:

2.語言特點

3.相關擴展

需注意與“倒背如流”(dǎo bèi rú liú)區分,後者是成語,形容背誦極其熟練,與“倒背手”無直接關聯。

4.使用場景

適用于文學描寫或口語中,如:“老人倒背着手,緩緩走過青石闆路。”

别人正在浏覽...

把麻扳陟步入讒言佞語宸懷褫缺揣奪刺啦倒苦水大少的子典變調斂疊秀朵樓渡橋訛差匪匪鳳尾羅給輸汞弧和纏鶴跱花崗岩地貌趼子蛟龍失雲雨挢誣假裝解擯津關紀事體攫肆舉眼無親刻忮累棊黎戶淩跨禮容拿款南曲南山鐵案泥涅碰頭會敲點欽限裘絺啟祚肉醢弱房縮項魚圍抱危急存亡之秋我躬黠捷夏糧仙構詳味限齊嚣聲謝家寶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