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宮禁中的鐘。 唐 韋應物 《送汾城王主簿》詩:“禁鐘春雨細,宮樹野煙和。” 唐 白居易 《中書夜直夢忠州》詩:“禁鐘驚睡覺,唯不上東樓。”
“禁鐘”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主要解釋,需根據上下文區分:
宮禁中的鐘(常見含義)
指古代皇宮内使用的鐘,多出現在唐代詩文中。例如:
成語用法(較少見)
字面意為“禁止敲鐘”,比喻對特定行為或活動進行限制。此釋義僅見于部分詞典,未在古詩文中廣泛使用。
在古籍文獻中,“禁鐘”多指宮廷用鐘,需結合具體文本判斷其含義。若涉及現代引申義,則需注意語境中的限制性比喻。
禁鐘是一個漢字詞語,由“禁”和“鐘”兩個字組成。
部首和筆畫:禁字的部首是示而字旁,總筆畫數為9;鐘字的部首是钅字旁,總筆畫數為8。
來源:禁鐘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鐘表制造行業。當時制造鐘表的工匠在一定的時間内,為了保持鐘表運行的精準性,會禁止他人敲擊或觸摸鐘表,以免造成誤差。因此,禁鐘一詞也漸漸引申為禁止使用鐘表的意義。
繁體字:禁鐘在繁體中的寫法為「禁鐘」。
古時候漢字寫法:古代的禁鐘字的寫法與現代相比稍有不同,其中禁字在古代長期采用「襉」的形式表示,而鐘字則以「鍾」的形式出現。
例句:他們不能敲擊禁鐘,以免打亂時間的準确性。
組詞:禁售、禁止、禁區、禁書、禁令
近義詞:停表、暫停、制止
反義詞:解禁、放松、開放
【别人正在浏覽】